名作最后的晚餐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鼠年的春节真是令人难忘,没有团聚、行色匆匆。以往总觉得,时代变了很多,春节的样子却好像没变过。提到过年,总绕不开那几个关键词:春联、爆竹、全家福、春晚以及团圆饭。但今年真是思念往常热热闹闹的春节啊。以往知美君家的年夜饭总是奶奶动手,鸡鸭鱼肉之外,总要炖一盆排骨汤底的白菜丸子汤,不喝完不让下桌子,后来问奶奶,才知道白菜谐音“百财”,丸子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过年了,要讨个好彩头。多可爱啊,这样寄存在食物中的祝福小密码带着家庭的温馨和记忆,还有解密以后的会心一击。不过这样的隐喻和秘密显然不止存在于知美君家或你家的餐桌上,食与宴的主题自古以来都在西方的绘画艺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亲爱的“吃货”艺术迷们,不如一起来看看从超有趣角度解读的名画中的饮食元素吧,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01最后的晚餐

▲莱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约年,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藏说起食与宴,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大约是艺术大师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名作吧。其实在6世纪的拜占庭镶嵌画中,人们就发现了最早关于“最后的晚餐”的完整构图。此后的一千多年里,许多艺术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对这一主题进行了诠释,它们风格各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最后的晚餐》。▲詹巴蒂斯塔·提埃坡罗《最后的晚餐》,年-年,巴黎卢浮宫藏“最后的晚餐”是《圣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片段,是耶稣与十二门徒在耶路撒冷的最后一次团聚,耶稣对面包和葡萄酒的比喻也为平凡的食物赋予了神圣的意义。逾越节前夜,耶稣备宴招待十二门徒,告诉他们自己被人出卖,并且已经知晓出卖者就在他们中间。大家闻知此事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耶稣暗示他们,出卖者就是那个和他同时把手伸向一个盘子里的人,此人正是犹大。席间,耶稣将面包掰成小块分给门徒,说面包就象征他的身体,然后又举杯祝祷,杯中所盛的葡萄酒象征着他的血液。他说今后自己将不再饮葡萄酒,直到在天国再度与众门徒相聚。晚餐的最后,耶稣对犹大说:“该做什么就去做吧。”说完自己起身离席。▲《最后的晚餐》镶嵌画,6世纪早期,拉文纳新圣阿波利奈尔教堂这是目前被公认的第一件以“最后的晚餐”为题材的西方艺术作品。画中,耶稣和十二门徒都是斜躺在榻上进餐的,这是古罗马人的用餐习惯。在希腊文中,“鱼”这个单词恰好是由“耶稣、基督、天主、儿子、救世主”这五个词的首字母拼写而成的,所以早期基督徒常常用鱼来象征耶稣基督。▲家书艺术家《最后的晚餐》,约年,柏林画廊藏在基督教文化中,羔羊是耶稣的象征,因为羔羊是逾越节的祭品,耶稣常常以羔羊自比。这个正在把刀放回刀鞘的人就是犹大,画家用这一动作来暗示犹大已经背叛了耶稣。

02七宗罪之贪食罪

美食虽好,但不要暴饮暴食哦。中世纪时人们公认贪食罪为七宗罪之首,因为人类对食物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人难以禁受美食的诱惑,因而食物成为人类进入罪恶世界的主要途径。在以“末日审判”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中,画家通常将地狱描绘成一个充满各种罪恶的地方,并用人物形象喻指每一种罪恶。▲希罗尼穆斯·博斯《贪食罪》,取自《七宗罪和最后四件事》,约-年,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在描绘《七宗罪》与《七美德》的系列画作里,肥头大耳的贪食之徒就是贪食罪的代表。画中的香肠是传统的猪肉制品,而猪是罪恶的象征,画面中的人正在啃猪蹄,象征着贪食罪。坐便器是一个粗俗的物件,暗示贪食的后果。▲老彼得·勃鲁盖尔《安乐乡》(局部),年,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藏安乐乡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片极乐之地。在这里食物丰足,人们的生活无忧无虑。画家在这幅画中描绘了三个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安乐乡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晾晒在屋顶上的薄饼表明安乐乡里食物充足,这里的人们绝不会为吃饭发愁。而鹅在艺术作品中代表不肯悔改的罪人,图中的烧鹅喻指难以悔改的贪食罪。小鸡的脚已经伸出鸡蛋,画家借此讽刺这三个贪食的人,他们连这样的鸡蛋都不肯放过。

03来点餐后「水果」吧

水果常见于16-19世纪与宴饮相关的绘画,也是许多风俗画和静物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在《圣经》释义中,水果有时象征着救世主基督,有时则喻指反对基督的人。所以在艺术作品里,水果既象征着耶稣的身体,也象征着物质的诱惑,有时还象征着精神美德、优秀的榜样以及对行善之人的奖励。▲卡拉瓦乔《以马忤斯的晚餐》,-年,伦敦国家画廊藏玻璃瓶中的清水象征着完美无瑕的灵魂,也象征着耶稣的教诲犹如沙漠中的甘泉。葡萄酒象征着耶稣的血液,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耶稣通过对着面包祈祷表明自己的身份。烤鸡代表祭品,在此喻指耶稣受难。▲雅克·利纳尔《五感》,年,斯特拉斯堡美术馆藏利纳尔的这幅作品并不是一幅单纯的静物画。画面中的元素象征着人的五种感官,这是17世纪艺术作品很常见的主题。在宗教文化里,感官既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础,也是人类通往罪恶的道路。装满水果的瓷碗象征着《圣经》,桃子代表“原罪”中的禁果,在此暗指《旧约圣经》,葡萄象征着耶稣受难,在此代表《新约》。镜子里的石榴代表视觉,画家利用光学的反射原理让同一个石榴在画面中出现两次,以强化石榴的象征意义。石榴因其鲜红的颜色象征着耶稣的鲜血,也因其内含众多果粒喻指聚集着大量信徒的教会与教堂。无花果味道很甜,在此代表味觉,同时也让人联想起旧约中的“原罪”——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之后,用无花果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

04艺术馆·艺术中的食与宴

《艺术中的食与宴》[意]西尔维亚·马拉古齐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11月本书通过圣经故事、欧洲的神话故事等,附以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仔细研究食物的象征意义、饮食的习俗和餐饮的礼仪等。本书还讨论单个食物和饮品的象征意义,从洋蓟到起泡酒,从辣椒到苦艾酒,揭示属于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语言内涵。由此可见,艺术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可以说,饮食是生活,也是艺术。角度清奇的八卦艺术简史创造性地以食物和宴会为主线,图解多幅经典名画,生动还原各个时代的饮食文化及其象征意义,教你看懂绘画,了解人类饮食文明。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的饮食文化趣事古罗马人竟然吃孔雀?马铃薯曾经竟然被冠以有毒的罪名?16世纪的人们竟然把牙签挂在脖子上?满足你的好奇心,解决你的知识盲区。都市青年提升个人魅力必备手册面包、牛肉、生菜、苹果、咖啡、葡萄酒……揭秘49种常见食物的由来和文化内涵。卡拉瓦乔、凡·高、马奈……汇集位艺术家的多幅经典绘画作品。32开精装小本,随时随地开启你的魅力进阶之旅,让你的谈资更多更有趣,变身社交达人。

05艺术馆系列///延伸阅读

除《艺术中的食与宴》外,艺术馆系列还出版有以下主题的艺术读本。《艺术中的经典肖像画》[意]伊丽莎白·吉甘特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11月除了看脸之外,肖像画还有什么值得可看的?肖像是艺术创作中的伟大主题之一,其历史最悠久、形式最丰富,远至古罗马雕塑、埃及墓葬、宫廷画,近至摄影作品、波普艺术、当代装置,它经过时间的洗礼而亘古永存。意大利知名艺术史学者伊丽莎白·吉甘特以时间为轴、以主题为纬,试图从“神话与信仰”“审美享受”“肖像类型”等角度切入,带领我们阅尽从古到今的各类经典肖像画。本书以“图解”的形式、生动清晰地讲述作品背后的趣闻轶事,探析它与文化、历史、政治等的关联,使读者能够亲切、轻松地领悟作品的意趣,遨游在浩瀚的艺术世界之中。《艺术中的庭园与迷宫》[意]露琪亚·伊姆佩鲁索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12月从静谧的隐修之地到愉悦感官的尘世乐园,从彰显皇权的宏伟花园再到19世纪的大型公园……庭园与花园一直是园林艺术中不断进化的“建筑生命体”。它们不仅充当着人类文明的背景舞台,更将自身融入了无尽的人文想象,化身历久弥新的传奇象征。《艺术中的黄金、宝石与珠宝》[意]西尔维亚·马拉古齐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1月本书从五个层面展开,整合了对绘画中的珠宝的不同层面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绘画图像中艺术家表现珠宝隐含的意义与象征,明白艺术家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大众更好地了解孕育画作的那些年代背景与人文史实。《艺术中的经典女性》[意]玛尔塔·冈萨雷斯[意]希姆娜·巴托琳娜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1月本书通过丰富的图像与凝练的文字组合,呈现了西方文明中女性身份与地位的变化。许多艺术史中的经典主题都与女性密不可分,因为女性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缪斯女神。在这些数以百计的图像中,艺术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既是虚构与真实、高贵与质朴的并存;也是美丽与丑陋、幸福与苦难的共生。透过这些图像,女性在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事件、工作劳动等不同场景中不断切换身份,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最终成就了当代的女性。《艺术中的地理与梦幻之旅》封面待定[意]弗兰切斯卡·佩莱格里诺有书至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2月本书以艺术为途径,通过对绘画中图像的解析,让读者了解到西方自19世纪末发现新大陆以来,人们对真实或想象的地理知识的逐步认识。第一部分讲述了人们对地理知识从虚构、推想到发现、了解的渐近过程,内容包括地图、地理学家、占星家和寓言等;第二部分探讨了大陆及其居民,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3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