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集149艺术哲学09

治癜风自愈方法 http://pf.39.net/bdfyy/dbfzl/161220/5124508.html

艺术哲学专题课,源自闲者知无涯老师在咪咕阅读的音频课。音频、文字基础稿由群主整理提供。

艺术存在-短暂vs永恒

这一课,我们讲——艺术的存在。

我们在谈“艺术的存在”的时候,这个命题的意涵,实际同时指向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艺术品的存在;第二个层面,创作这个艺术品背后那个艺术家的存在。所以,我们在谈一件艺术品“存在”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谈那个艺术家的存在。

正如艺术家不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任何一个艺术品,它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谈“艺术”的存在,要把这个概念……命题追到很早以前——看一下儿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根源。

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它们之间有一个重大的区分!什么呢?古典艺术,具有叙事性……我们讲绘画艺术啊——哪怕是几个苹果摆在这里,它也是要说个事儿!它有叙事性。

而现代艺术则不然——它可以完全没有叙事性,比如抽象艺术……但它也有叙事性的那个根源,什么呢?所有的艺术,它们的根源都是宗教——歌颂神、崇拜神……因此,原始艺术,或者说原始绘画艺术,都有主题、有故事……古典绘画艺术一样的。换句话说——绘画,它作为一种模仿型的艺术,它有它的现实原型!再换句话说——艺术的“存在”,这个艺术品有其原型“存在”……所有的模仿是有原型的,这个“存在”先于艺术之前已经存在了。

艺术家,他并非孤立自存,就是……一个人活着——没有这事儿!他跟你、我一样,只不过是一个大时代里的普通人——父母、子女……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一大堆!艺术家的关系是这样的……他的社会关系是这样的,其实,艺术品也一样。

我们站在一个拟人的角度来看一下艺术品的存在:一个艺术品是否也有父母、子女、狐朋狗友一大堆呢?有的!艺术品也有。

我们确定一个人的“存在”,是通过什么来确定的呢?就是,站在一个第三人的角度,对吧……你不能说——他自我确定……那他自己角度……站在第三人的角度,我们是通过一个人的社交关系来确定他的存在的。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失踪了,对吧?那肯定是因为在他的社交关系里有人发现了……欸,这个人去哪了?对……然后,就发现这个人失踪了……所以,这个人的存在,实际在社会关系里,是由他社会关系决定的……社交关系决定的。换句话说,一个艺术家的存在,是通过血缘和社交关系来确定的——他有父母、有子女、有朋友……他的社交关系,如果他失踪了,欸?他的这个社交关系和他血缘里就有能发现它(这个情况)……

同样的道理,我们推到艺术品去。什么是艺术品的血缘呢?我们说艺术家的存在有两点——通过血缘和社交关系……那,什么是艺术品的血缘呢?什么又是艺术品的社交关系呢?艺术家的风格,就是艺术品的血缘!什么意思?我们常看一幅画儿说——欸,我一眼就知道这是谁谁谁画的!对吧……你看画展的时候经常说——欸,我一眼就看出是谁画的!这是什么?这是艺术家的风格!那就是这个艺术品的血缘……因为这幅画儿里有艺术家的风格和语言,就决定了这个艺术品的血缘。

那什么是艺术品的社交关系呢?就是艺术品的主题。艺术品的主题,就是它的社交关系。什么意思呢?一系列的艺术品,因为一个共同的主题而成为一“类”,这就是它的社交关系。哎,都画维纳斯、都画上帝、都画圣母……哎!它们就是一个共同主题……它们就成为一类。

当然啦!这是古典主义时期的概念,就是——艺术品的社交关系就是它的主题;艺术品的血缘就是艺术家的风格。在现代艺术里,艺术品的社交关系,就是……这个艺术品的主题,演化了成为两个概念:一个叫作“主义”;一个叫“观念”。就是——在现代艺术里,艺术的主题演化成了“主义”与“观念”两种不同的表达。

我们讲——什么叫作艺术家的风格?前面说了,简单寺说——就是,一个艺术家,他所有画的作品看起来都象是一个亲戚,对吧……我们怎么鉴定书画?你有经验……怎么鉴定书画?就是一眼看——这就是谁谁的风格……对吧?或者那音乐,一听就知道是谁谁谁的作品……或者是,大概某某某……大概某某某……不然,怎么鉴定那些画儿啦?因为,这就带着他的风格!这里主要讲画家啊……音乐和其他艺术就不提了……但是,也有这种特质。

每一个画家,会有他特别钟爱的主题,或者一个时期特别钟爱这个主题……比如凡高,这个时期,他就爱画星空……那个时期他就爱画向日葵。每个画家都会有他特别钟爱的主题……或者是构图方法、或者是构图技巧。有的很激烈、有的很平实;有的色彩非常地鲜艳,有的色彩非常地暗淡……从专业角度讲,就是——它们都带有一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绘画语言。画笔表达的也是一种语言,叫——绘画语言。

在这点上呢,画家和作家是相通的。我们举一例子啊——比如,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儿,你翻几眼,你就知道!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啊,有一种叫“租书店”的买卖,就是——几毛钱可以租一本儿书,里头充满了那种叫“金庸巨著”、“全庸新著”、“古龙全著”……就这类的书,外表装潢就……很象!等你租回来,翻了几页,发现——露馅儿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以前看过原著啊……我们知道人家什么文风啊!你怎么模仿?模仿几页还象,再往后模仿……你就模仿漏了——你会缺乏一种神韵。这点上,作家和画家是一样的,或者说,画家和作家是一样的。

一个画家的作品也一样,它具有一种一脉相承的风格!任何一个好画家都拥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或者说“绘画风格”。我们评价一个画家好不好啊,说——这个画家是不是能“够上”画家这个标准啊……第一眼看过去,就是要看他——有没有自己的语言。

对于现代艺术来说,一个画家除了要有他自己的语言之外,还要有他自己独特的主义和独特的观念!对吧……就跟那笑脸似的,所有人都那傻笑那样,欸……他里头蕴含着他独特的观念!除了他的语言之外。

我们对绘画艺术呢,其实是有误解的……大部分人对绘画艺术品都是有误解的。因为,艺术品也是有它的成长经历的,对吧?艺术家是人,他有他的成长经历;艺术品,是艺术家所创造的,所以它也有它的成长经历……这就好象作家的文学作品一样!我们说——作家和画家最相通!一个作家的作品也有它的童年期、成熟期……有他的代表作;好的画家,他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个创作时期,每个时期的风格都会不同。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画家不断地在尝试去突破自我对自我的束缚……我们说的是好画家啊!普通画家往往会守着一个风格到死……这,尤其是国画类的。

我们根据艺术品的风格进行分析,就是这个……分析这个画家——这幅画儿,属于他的哪个创作时期?去年,七九八展过毕加索。比如毕加索,他就分很多个时期,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马戏团”的粉红色时期,到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综合立体主义时期……BLABLABLA……他一生经历了很多时期。

从成名的角度来讲呢,其实画家呢,要比作家命好!为什么呢?因为作家往往只有他的代表作会被认可——欸……只有这部作品好,剩下的作品都是垃圾!嗯……因为大家有欣赏格调啊,知道就你这写得好,剩下都是垃圾。

画家的……画家命就比他们好!画家一旦成名,他的作品是追认式的!什么叫追认式的啊?就是,一个作品成名之后,他追认了所有的作品……他都认了,都可以成……都算名画儿!

其实,一个画家往往只在他的鼎盛时期,有几幅代表作……甚至有的画家一生就有一幅作品好。但是,他一旦成名,我们往往就认可了他所有创作时期艺术品的整体!有没有这种画家?其实这种画家也挺多的啊……一辈子就那一、两幅画儿好。

一旦一个画家成名了,那么就可以肯定他创作的所有作品——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实,即使是垃圾,也都具有了收藏价值!这是我们普通人对艺术误解所造成的,但这种解已经形成了潮流,不可改变了。

百分之九十喜欢艺术的人,其实都是附庸风雅,包括我……我也一样!别看我讲这个课,我也是附庸风雅……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俗人!我们关心的,其实是艺术品的价格,不是艺术品的价值……价格是钱,价值才是艺术!

但这没有什么可悲的!因为艺术发展到现代主义阶段的时候,甚至很多艺术家们也这么想!比如安迪·沃霍尔。安迪·沃霍尔就说过——什么是好的艺术品?好的艺术品就是一门儿好生意!万幸的是啊……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安迪·沃霍尔,对吧?不是所有的评论家都是我,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安迪·沃霍尔……客观地说——绝大部分不是。哎,虽然有俗人……俗人占大部分,但是艺术家们大部分却不是的。

艺术家们对艺术的创作,来源于一个能够持续激发他们创作激情的根源动力,就是……这些艺术家之所以创作,有一个持续激发他们的动力,是他们的根源动力!这个动力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课的主题——“艺术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概念。

“存在”这个概念,在两种时间观念上,对画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压力和吸引力。什么叫——存在的概念在两种时间观念上产生了压力和吸引力呢?哪两种时间观念呢?第一种,艺术品的存在是永恒的!这是一种时间观念——永恒观。第二种时间观念,就是——艺术家的存在是短暂的!喏,两种时间观——我是短暂的,但作品永恒。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品,将自己短暂的生命化为了永恒……将他们短暂的存在,化为了永恒!就是“存在”的概念,产生的这种压力与吸引力,驱动着画家那种持续的激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激情!艺术家们不是孤立自存的……我们前面说。他们是这个时代里的一群人……不是一个人啊,是一群!所以,因为在一个时代里,他们就会拥有一样的风格,或者说类似的风格吧……不能说“一样”……拥有类似的风格,或者类似的思想观念,以及类似的情感……只不过艺术家比我们普通人走得更远!就是……和我们一样——思想、观点一样,感情也一样。

这些艺术家们,他们本身是社会的小众啊……所以,他们往往会自发地组织成一些艺术的画派或小团体,用我们的话讲,叫“抱团取暖”呗!很少有孤零零存在的画家……就,单嘣儿一个……很少!即使象伦勃朗和鲁本斯这样儿的巨匠,就……我已经光辉到这种地步了,我已经……我已经不CARE任何人跟我结合成画派了……其实,他们身后也都有各自庞大的画派,对吧?伦勃朗是荷兰画派;鲁本斯是佛兰德斯画派。

艺术家的社交关系,就是……他自己的朋友圈子、他自己的画派和小团体……他的社交关系,其实就决定了艺术品的相似性。你想,他的这伙朋友……他之所以跟这些艺术家结合成朋友,就是因为——我们的艺术风格相似、我们的观念相似、我们的情感相似……所以,社交关系决定了艺术品的相似风格。

那,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艺术品的相似风格,决定了艺术家的社交关系。当然啦……你画的跟我画的,欸!咱俩风格很象,那咱俩肯定是朋友!我画的颜色特靓丽,你画得特昏暗……放心,咱俩肯定不是朋友!所以,艺术品的相似风格,让艺术家们互相吸引;艺术家们互相吸引,又推动了艺术品风格的相似性!它们互相决定。在一个时代里,画家很多……呐,一伙、一伙的,有的风格类似,有的风格相异。

某一种艺术风格取得主流地位,这跟这个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我们说——相向而行,所以它取得主流地位。那有的呢……可能与这个时代的精神与风俗相悖,它就消亡了。在一个时代里,有各种各样的艺术风格——有的存在,有的消亡,但最终留在历史里的这些大师们……我们讲——伦勃朗啊、鲁本斯啊、提香啊……等等等等,留在历史里的大师,实际都是那个时代艺术家族的领袖!我们就讲——它这个小画派,叫一个“艺术家族”吧……都是那个时代里一个艺术家族的领袖!是一群画家中间的代表人物和佼佼者!

这些艺术家族……就是,具有同样风格的艺术家的抱团儿小团体,他们这种“存在”,还涵盖在一个更广大社会范围的“存在”里!就是……他们这些小画派呢,是在……覆盖在一个更大的“存在”里的。

我在前边儿课里讲过——西方绘画史,就是纠缠的两支白人……以意大利为首的拉丁族后裔;以荷兰为首的日耳曼族后裔。整个西方绘画史啊……就是这两支白人的事儿,其他人都是配角儿。主角儿就是这两支白人!

拉丁人的性格呢,就好象爱情——热情、激烈、冲动、奔放、短暂……就是,具有爱情一样的品质,但不持久;而日耳曼人的性格呢,则如婚姻——冷静、坚强、教条、忍耐、稳定……但是没有激情,对吧?爱情,总是不持久……婚姻,总是没激情。

他们的民族特质也都存在于他们的绘画作品之中,就是——他们的民族性和他们的艺术品之间,也是互相存在着的。艺术家的“存在”和他的生活,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吃多了也撑;挨打也疼!跟我们一样——也有同样的利益、同样的信仰!不同的呢?不同的只是——他们更敏感!他们感受的情感度更高!我们前面讲过啊——艺术家对世界和生活的感受,是我们时代普通人的感受……只是他比我们更尖锐、更敏感!当在一个事情看到悲哀的时候,他就会在整个时代的所有事情里看到悲哀;当在一个事情看到喜悦的时候,他就会在整个时代所有的事情里看到喜悦!

而且,这种敏感度啊,具有一种神经质的放大!什么意思啊?比如一件事情,它实际的伤害啊……比如一件事情,正常事情伤害值最高是一百分,呐!碰见一件事,普通人觉得这个伤害值只有五十分,但如果这件事同样地到艺术家那里,他就会把这种情感放大……哎,爆表了!满分才一百分,但是他觉得——我受到的伤害是五百分!都超过极限五倍了。

呐,到这个时代的另一群人里,就会出现一个相反的现象,就是……到我们哲学家这儿——别人觉得是五十的痛苦,我们觉得——欸,才有五……啊,就一下儿就缩表了!艺术家会爆表、哲学家会缩表。

对于艺术家来说啊——痛苦如此,喜悦也如此……每种情感都是如此的!就是……那种敏锐地放大。所以,在普通人眼中的艺术家,或者说——艺术家的“存在”,总是带有一种神经质般的气息。

一个时代的我们的“存在”,决定了艺术家的“存在”,进而决定了艺术品的“存在”!比如,某个国家的艺术家,呐,生活在某个国家之间的……某个国家的我们之间,或者某个画派的艺术家,他特别喜欢某个主题,他特别喜欢某种色彩、某种风格,或者说——他特别喜欢表达某种情感……比如象日本的什么侘寂呀、物哀呀……他特别喜欢表达某种情感,其根源是——在他曾经生活过的那群人中,就是……所有艺术家的感受、偏好,根源都来自于他生活过的那群人的思想和风俗之中。

所以说,一个时代的存在,就是艺术品风格的“存在”,就是艺术家的“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