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6年,余华离婚,半年娶红颜知己,妻子
年,31岁的余华在北京初遇“红颜知己”陈虹,回家后,他毅然和初恋发妻离婚,带着陈虹挤在不足9平米的地下室,每月靠元艰难度日,没想到二婚妻子一句话,让他狂赚万,从此人生开挂。
初恋变妻子
年,余华出生浙江杭州,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母亲也是一名医生,医院工作,所以余华医院度过的。
据余华后来回忆称,小时候自己家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必须到对面去,每次上厕所必须要经过太平间。夏天太热,余华发现太平间很凉快,于是整个夏天都在太平间睡午觉。
年,高考落榜后,余华在父母的安排下,到海盐县武原镇卫生院当一名牙医,
教他拔牙的师傅是没有上过医学院的。师傅对他说:“你看一遍我给别人拔牙,下一个你上。”上班第一天,余华就开始给人拔牙
牙医这份工作,余华一做就是5年,拔掉的牙齿有一万多颗。每天面对无数张开的嘴巴,让他感受到生活的苦闷和无聊。
23岁那年,他看到在文化馆的人都很悠闲,于是萌生了去文化馆工作的念头。文化馆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想进入文化馆工作,只有三条路可选:写作、绘画、作曲。
除了写作,余华对其他的一窍不通,于是他找来了《人民文学》研究创作方法,大概看了两页,就开始写。
那段时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可是都被退稿,余华并没有气馁,终于在年,他的作品被一家文学杂志看中,余华也如愿得到了县文化馆工作的机会。在这里,他遇见了肤白貌美的潘银春。
潘银春当时是文化馆的秘书,漂亮能干,肤白貌美,身边不乏追求者,余华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余华已经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在那个只有人的小镇已经小有名气。彼时的余华虽然穷困潦倒,却不乏才气,就这样,两人一来二往,从陌生到熟悉。不久,两人便结婚了。
婚后,因为没有钱,两人只能挤在狭小的集体宿舍,晚上,他带她去看别人家的窗帘,窗帘里夹杂着一丝丝灯光,温馨无比。他安慰她说:我们没有房子,但是我们有青春。
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我想,对于潘银春来说那段时光也是幸福的。
初遇“红颜知己”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余华遇见了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李陀看完余华的作品后说了一句话:“你已经走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前列了。”,正是因为这句话,激起了余华文学创作的野心。
同年,余华决定北上进修,抛下新婚妻子,辞掉文化馆的工作,一个人前往北京鲁迅文学院为期半年的学习。半年后回到家,余华沉浸在创作的热情当中,没有工作,生活的重压全部落在了妻子身上,加上生活的琐碎,两人争吵越来越多。
作为一个作家,余华是有野心和抱负的,作为一个女人,潘银春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有一个家,生一个孩子,这两种愿望,终难契合。
为了继续学习,也为了逃避现实生活,第二年,余华再次只身前往北京进修,这一次他的同班同学有莫言,还有“红颜知己”陈虹。
在这个学习班,陈虹是个独特的存在,白皙的皮肤,飘逸的长发,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同时,她也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编剧和诗人。
或许是因为志趣相投,陈虹和余华彼此吸引,周末的时候,陈虹会到余华的住所给他煮饭,照顾他的日常起居,在外人眼里,他们俨然是“两口子”。只有余华心里清楚,家中尚有妻子在等自己,所以只能默默地将陈虹视为“红颜知己,灵魂伴侣”。
和初恋离婚,半年娶“红颜知己”
相比较陈虹的温柔体贴和灵魂契合,妻子潘银春只局限在当下的柴米油盐上,作为妻子,实在不明白丈夫为何要放弃平稳的日子,终于,再美好的青春也抵不过日常的鸡零狗碎。年,余华和妻子潘银春离婚,从26岁到32岁,在余华最穷困的时候,潘银春陪伴了他6年。
离婚不到半年,余华和陈虹结婚。
婚后,余华苦心创作,陈虹陪他挤在9平米的地下室,两人靠着元的工资过活,但陈虹从未抱怨,反而一直鼓励余华创作,她坚信余华在文坛一定有一番天地。
在《活着》创作到1万多字的时候,有一天,余华觉得自己再也写不下去了,灵感枯竭,那段时间,余华很焦虑,经常失眠,作为妻子的陈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后来,陈虹无意间的一句话挽救了余华,陈虹说:““既然第三人称写不好,那试一下第一人称呢?这样代入感可能会更强。”
被妻子提点的余华,灵感滔滔不绝,有时候写着写着,余华自己都被感动哭了,他说:“好的创作,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这话真不假。可以说,没有妻子陈虹,余华不可能创作出震惊世人的作品,《活着》获得巨大成功有一半的功劳属于她。
一部《活着》让余华狂赚万
年,张艺谋苦于如何“摆脱过去的自己”,他想将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拍成一部惊悚片,于是找到了余华。
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创作主旨,张艺谋提出要把余华所有的作品带回去揣摩。临出门,余华叫住张艺谋,说有部清样(没发表的书稿)你一块儿拿走吧!
张艺谋回去后,先看了这部清样,一夜难眠,他太激动了,写得实在太好了。次日一早他就迫不及待地去找余华,说就拍这部了。余华很是纳闷儿:“你不是要拍《河边》吗?怎么要拍这个,这个我还没发表呢!”
张艺谋当即就问:“改编费2万5,干不干?”
可以想象,当时的余华一定被张艺谋“诡异”的行为惊掉下巴,因为张艺谋是出了名的抠门小气,当初将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只给了0元,当时的苏童还高兴得屁颠屁颠的。
后来,张艺谋还做了一件更“诡异”的事情,让余华夸了张艺谋一辈子。
有一天,余华和剧组的人在宾馆讨论剧本。休息时,副导演王斌去了余华房里,说再商量下电影改编费的事儿。
余华一听,以为张艺谋想反悔,立马就恼了,还没等王斌开口,他就直接把他轰了出去。王斌出去没一会,就给余华打了个电话,他说:“艺谋的意思是,想把价钱提高一倍,5万块您看行不行?”
有人主动送钱,哪有不开心的,因为这个事儿,余华记张艺谋的好记了一辈子。
后来电影拍完后,很多人批评张艺谋把小说改编得面目全非,每当这时,余华都会站出来替张艺谋说话,还到处跟人讲:“我觉得张艺谋是个好导演,给钱特别痛快。而且,他也是我迄今遇到过的唯一会主动提高改编授权费的导演。”
年,电影《活着》完成,在国内外反响巨大,同年斩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部电影奠定了张艺谋“中国第五代导演”头把交椅的地位,主演葛优成为首个获封戛纳影帝的中国演员,余华更是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知名作家,光版权费就有万。
为什么《活着》深受读者喜爱
年,小说《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年,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年,再次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可以说,余华凭借《活着》名利双收,出版近30年来,国内发行量已逾多万册,先后译成多国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活着》只是简单堆砌苦难吗?
当初,张艺谋拍《活着》的时候对余华提出了一个顾虑:“这么悲的故事,你说观众能接受吗?”
余华笑着说:“你太低估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他们对苦难的理解,或许比我们强!”
是的,《活着》不是简单对苦难的堆砌,故事主人翁福贵是个命苦的人,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一个地主少爷变成了家徒四壁的穷光蛋,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最后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尽管遭遇命运的不公,福贵身上有一样东西从来没被剥夺过,那就是真实的生命的力量。
就像余华自己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每次读到福贵的儿子有庆为了救县长女人,被活活抽干了血的时候,内心总是无比的沉痛。
福贵医院,见到医生就问:“医生,我儿子还活着吗?”医生抬起头来看了福贵很久,才问:“你是说徐有庆?”福贵急忙点点头,医生又问:“你有几个儿子?”福贵的腿马上就软了,站在那里哆嗦起来,福贵说:“我只有一个儿子,求你行行好,救活他吧。”
医生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可他又说:“你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这叫我怎么回答呢?福贵急了,问他:“我儿子还活着吗?”他摇摇头说:“死了。”
有庆就为了救县长的女人被活活的抽血抽死了,福贵气得想杀了县长,可他没想到县长却是同他出生入死的战友春生,没办法他只能说:“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
后来,春生被打入走资派,孩子老婆都死了,春生也不想活了,来和福贵告别,从未原谅过春生的家珍对春生产生了无限的怜悯,第一次让春生踏进了自家的房门,走的时候,还嘱咐春生一定要活下去。
活着的伟大意义,变成了可怜人对更可怜人的一种原谅和悲悯之心。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过去,我一直以为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明白《活着》的真正意义,直到读初中的侄子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我彻底改观了。
读完这本书的侄子和我分享读书心得,他说,从福贵的身上,他看到了生命的韧性,任何困难在生命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人最重要的是活着,为自己活着,为身边的人活着,为自己的责任而活着。
我一直认为,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有时候,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渺小和脆弱的,如此一来,我们和小小的蝼蚁并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在寻找活着的意义。
现如今,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没有经历过苦难的捶打,人很容易被苦难挫折打败,所以我们更应该早一点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活着》,生活不易,但仍要心怀希望。
最后将余华的经典三部曲《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一同推荐给大家,这是一套值得放在家中珍藏,任何一本都能震撼到你的内心深处!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上方链接即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