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顽童导演催眠大师

阿巴斯说:“我更喜欢让观众在影院里睡着的电影,我觉得这样的电影体贴得让你能好好打个盹,当你离开影院的时候也并无困扰。也曾有电影让我在影院里睡着了,但就是同一部片子又让我彻夜难眠,思考它直到天亮,甚至想上几个星期。这是我喜欢的电影。”

他也的确这么做了,拍了不少让人昏昏欲睡的影片,不管是《樱桃的滋味》还是村庄三部曲里的某一部,而同样,这些电影也让人深省,甚至怀念。

年8月22日至9月5日,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大光明电影院和美琪大戏院举办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作品回顾展。

作为阿巴斯的代表作之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讲述了在伊朗的一个偏僻山村里,小男孩阿默德为了归还同桌的作业本,独身踏上寻觅之路的故事,这部影片也是许多人“入坑”阿巴斯的第一部作品。

作者:刘小黛

编辑:Sun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伊朗是个神秘的国度,我最喜欢的儿童电影几乎全部来自伊朗,最为人熟知的《小鞋子》、《我在伊朗长大》、《乌龟也会飞》、《天堂的颜色》,以及大学时候舍友给我推荐的《黑板》。这片封闭而贫瘠的土地,诞生了无数优秀触动人心的现实主义作品,前几年刚去世的阿巴斯就是创作这些伟大电影的大师之一。戈达尔曾说过:“电影始自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如果说格里菲斯代表着电影语言及形式的创新、电影表现能力的探索,而阿巴斯则是向着电影“本性”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是对过往电影观念的“重复”,还是站在了更高的出发点?让我们从阿巴斯的一部电影说起。看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时,想起来《枕草子》中的一则——“什么是美?美就是春天里的小孩子兴致盎然地爬到大人的前面,用缠着丝带的小手搓起一颗小小的灰尘给你看。”

阿巴斯的故事都很简单,总是起于一个微小的事物,却用一整套基于这微小事物而建立起的逻辑让你彻底走进他的世界。他这种逻辑和叙述方式,在这部年诞生的作品中表现极致。这份简单的美打动了世界。阿巴斯在他47岁这年第一次得到了西方世界的承认,在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捧回铜豹奖、费比西奖、评审团大奖三项大奖,也让伊朗的儿童电影一举成名。

真实感、代入感,这是阿巴斯这部电影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淡淡的写实,简单的故事,轻柔的絮叨,看似无趣且繁复的碌碌庸常,这部把镜头转向了儿童的电影,却有着千丝万缕越过儿童身后的意义。

1.一种“轴”儿童的世界里,没有小事。电影里的小男孩阿默德在成人看来很“轴”,他有着儿童特有的憨、执拗、甚至傻气。当长镜头扫过静静的山岗和跑动的孩子的身影时,你无法不为这种久违的特质所感动。这种“轴”,体现在大量奔跑的镜头中。在这部几乎没有内心戏的电影中,阿默德执着的奔跑和单纯的眼神就是表现阿穆德这个孩子善良和坚持的唯一方式,不得不说,阿巴斯把简单的东西不断强化,是柔软的故事里极其有力的一笔。阿巴斯说自己一开始看的都是美国经典电影,但在他青少年时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走进了他的生活。阿巴斯的早期创作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中《面包与小巷》《课间休息》《过客》等影片确立了以孩子作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8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