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ENDREVIEW惊吓四座的
█Givenchy在更换创意总监后推出的首个系列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方面,作为“KanyeWest朋友圈”的MatthewWilliams作为Givenchy的创意总监当然自带流量,符合这个爆款时代的商业需求,但另一方面,Williams能否担得起一个法国传统时装屋的重任也被网友质疑:从他的“官宣”半裸照,到新系列中的三趾凉鞋,再到让明星网红拍摄的totallook社交媒体照片,都引发了不小争议。
商业化的奢侈品大牌砸重金找一个自带流量的网红设计师,已经不是一个新兴趋势,但在Williams的Givenchy首秀后,人们意识到这种模式也随时可能“翻车”。到底什么才是当下的Givenchy?奢侈品品牌应该符合时代需求,疯狂追求流量,还是做好衣服?又该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都是本周的WeekendReview编辑们讨论的重点。
Givenchy
PAO:在讨论Givenchy换创意总监后推出的首个新系列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对MatthewWilliams的印象是怎样的?
Yiling:我知道他之前给Ladygaga做过造型,设计风格会比较偏年轻人喜欢的街头风。
Denni:我的印象就是他自己的品牌-ALYX-9SM,我看过纽约时报关于他的一篇深度专访,觉得他挺传奇的。Williams为了做一个时装品牌举家搬到意大利一个小镇,开始很认真地做一些剪裁也创造了一些标志性的设计。他的设计风格属于融入机能元素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暗黑的感觉后也有点美式设计的影子,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Evelyn:我是之前写Ambush的报道在做调研时知道MatthewWilliams的,后来发现他们做街头潮流的这批设计师基本都是好朋友,包括Ambush的创始人YoonAhn、KimJones和VirgilAbloh。Williams的身份挺多元的,从DJ、造型师、艺术总监再到现在的设计师,个人风格属于受亚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工业感。
PAO:其实我发现一个蛮有趣的现象,感觉Yoon、Kim、Kanye、Matthew、KAWS这些潮流人士每个都发展的很好,而且又是在一个相互认识的小圈子里。所以我在想他们是不是能做一个课程或者网站教大家一些东西,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时尚行业里来。我真的觉得这群人有点像是在做一个新的“fashionschool”,其实你花很多年去学设计方法,还不如想办法成为这些人的助手,成功的几率说不定更高。这群人至少现在是主导时尚圈的,所以我自己常常在和其中某个人聊的时候都非常小心,因为我知道只要和这个人相处不好,可能就和其他几个人没戏唱。
我自己第一次看到MatthewWilliams是在东京的DoverStreetMarket,这家店的品牌一直非常有先锋性。其实Williams并没有让我觉得很美式,算是美国设计师中做的比较细腻的,从他过去和Moncler、Dior这些品牌做的跨界都觉得他的个人风格很鲜明,自己做的东西也越来越好。就像Chanel有“双C”logo,LV有自己的老花,Williams的符号可能就是他的五金件,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都非常有辨识度。
PAO:所以第二个问题是我觉得MatthewWilliams设计的首个Givenchy新系列完全不像之前以前做的那么出色,大家怎么想?
Yiling:其实MatthewWilliams以前的作品我也没有觉得非常有设计能力,他做的东西很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也是网红们会喜欢的款式,算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一位设计师。但我觉得Williams的首个Givenchy系列算是比较失败的,可能因为他的成长背景根本无法理解百年历史的时装品牌到底是什么,二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觉得他们在融合的时候非常不真诚,做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伦不类。
当时第一眼看到时候我几乎是被震惊到,我觉得这真的是时装界的悲哀。而且他执掌Givenchy和Virgil入主LV是不一样的,因为LV的女装是由科班出身的NicolasGhesquière主导的,Ghesquière以前还担任过Balenciaga的设计总监,懂得高级时装的制作,LV的男装相当于只是用来做实验的。但Givenchy完全不同,LVMH现在就是换掉了曾打造过Chloe“小猪包”,又非常懂服装的ClaireWaightKeller,找了一个没有高级时装背景的人来掌控男女装全线,我觉得实在是太悲哀了。
Denni:我看了一下MatthewWilliams的新系列里是完全没有他最标志性的五金扣设计,因为当时请他入驻Givenchy一定是有为品牌打造爆款的目的,但他并没有在第一季实践。这次的亮点就是一些特别怪异的衣服设计,而他又不是一个非常懂高级时装的人,从面料到版型都有点奇怪,我会觉得他的新系列有点失策。此外,这场秀也没有一个足够强的概念来掩盖设计上面的短板,所以我不是很看好。
Evelyn:整个系列看下来我对衣服没什么记忆点,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那些金属链条的配饰,还有可能是希望做成爆款的“山形手袋”。但这个手袋我觉得也没有跳出今年很流行的“腋下包”款式,而体积又很大完全不适合日常携带,只是网红们摆拍很好看。所以我挺失望的,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并没有显现出来,也没有很好地重新诠释Givenchy的设计,让两个品牌在融合过程中各自迷失了自我。
PAO:看来我们四个人都不喜欢。其实我更好奇的“到底什么是Givenchy?”,这就让我们更珍惜Dior和LV能够在不同时期找到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去诠释它,既能一直保有品牌的传统,也不会改得我们完全不认识,同时也有突破,所以我觉得LVMH的老板其实花了非常多的心思在做这个事,并不是随便指派一个设计师这么简单。
或许因为现在的资讯太多了,我感觉已经很久没有看到Givenchy足够让我兴奋或者记住的事了,我真的不太知道现在的Givenchy究竟应该是什么。因此大家不喜欢新系列,可能不只是MatthewWilliams设计的问题,Givenchy时装屋本身也要负很大一个责任,就是它应该要想清楚时至今日自己要把持和延续的是什么。
说实话,如果是Balenciaga做了和Williams这个系列一模一样的东西,大家也不至于意见这么强烈,所以问题在于他这个context完全错了,他在Givenchy做的就像是各种爆款元素堆叠在一起,你看不出它有什么故事、为什么独特,或许因为他还没找到品牌的DNA,或许因为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特色重新来做,所有的这些原因是导致新系列负面评价这么多的结果。
PAO:我们怎么看网红设计师做奢侈品时装屋的策略?
Yiling:我觉得这其实是符合奢侈品行业近10年的发展状况的,比如好设计频出的八、九十年代时,奢侈品牌的商业化程度还没那么高,而LVMH和开云的商业规模还没有这么大,没有变成今天的商业帝国,所以他们通过服装去盈利方面没有现在这么急切。但现在他们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很多资本上的压力在驱使品牌要更快地挣钱,靠高增长率来维持自己高端的品牌形象,所以他们才会向网红设计师背后所代表的流量低头,因为这种流量可以快速转化成认知度,最终提升销售和业绩,这是我看到的逻辑。
其实我觉得真正懂时装或者时装界的人,一定是不会那么喜欢这类设计师的,很多人会觉得挺悲哀的。但放到整个资本运作和商业环境来看的话,这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结果,具有合理性。作为媒体我还是要表明立场,我自己就是不喜欢,这对于真正有着扎实设计功底的时装设计师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高级时装不应该是流量导向的。
Denni:这些已经成规模化运营的品牌其实现在分工很明确,创业总监的已经不是一个做衣服的角色,可能他只需要做一个MoodBoard然后由手下几百号人帮助他完成这一季的设计,或许他也不是以服装本身来主导设计创意,因为这很容易暴露自己对时装的理解不够。回顾以前的一些设计师,比如PhoebePhilo做的Celine,能感觉到每一季都能不断创新突破,也是因为她能真正理解女性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然后在此基础上去通过一些工艺和设计再融合概念来完成。
因此,如果是只针对流行的色彩、现在的潮流去做一个MoodBoard,其实设计师是没有办法做这么深入的创新和突破的。这些问题好像在LVMH旗下的品牌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开云集团目前还是请科班出身的设计师比较多。
Evelyn:我觉得这确实也和品牌的经营者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眼里LVMH一直都是非常激进和追求回报率的,Givenchy前一任总监Clare的设计优雅大气,也很有HubertdeGivenchy先生的风范,但那些精致的工艺和高级的剪裁其实是很难被年轻一代日常穿出门的,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叫好不叫座。所以在她手下我们看到的Givenchy依旧是优雅的,但对于今天追求品牌辨识度的LVMH集团来说,既没有为品牌带来话题度也没有卖的很好。对比之下,网红设计师会更符合LVMH的需要,它在意的不是延续经典。
不过并非所有时装集团都是这种导向的,例如我们之前采访过OTB集团的RenzoRosso先生,他的经营理念就不同,他会和收购品牌、新人总监花时间去解读历史,虽然这样的做法会走得比较慢,规模也不够大,但我们确实也看到MaisonMargiela这样的小众品牌发展的挺不错。我的态度比较开放,我认为使用网红设计师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策略。
PAO:我总结一下,其实我们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看这个产业的。回归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穿衣服?如果你穿衣服只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话,我觉得你也知道市面上哪些品牌是你一穿上就会让大家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