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在日本打黑工15年的丁尚彪吗今定居

01插队落户结良缘,背井离乡为改命

在纽约曼哈顿的五星宾馆中,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在后厨清洗着各类餐具。

“一刮、二涮、三洗、四冲、五消毒”,老人干净利落地将手中的每一个清洗好的餐具分类放入指定的区域。

厨师长带着些尊敬地与这位老人对话,老人流利的英语,让人以为他是一名美籍华裔,事实上这位老先生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

那他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纽约曼哈顿的呢?

老先生名叫丁尚彪,是上海杨浦区一个工人家庭的孩子。年出生的他,看到了父母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这种热情在丁尚彪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当他十六岁时,这颗热情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

初中毕业的丁尚彪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插队落户来到了安徽省五河县。丁尚彪在五河县积极投身于劳动之中,每天十个小时的体力劳动锻炼了丁尚彪钢铁般的意志。

但十六岁的少年难免还是想家,可不久后,他就遇见了自己此生的爱人——陈忻星。同样来自上海的陈忻星,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她离开了家乡同样来到了当时急需建设的五河县。在远离上海的淮北大地,两个对未来怀着同样美好憧憬的年轻人结婚了。

当时丁尚彪的家中除了一床被子一无所有,陈忻星就亲手缝制了两个大红枕套,作为嫁妆,嫁给了丁尚彪,还说:“这样,被子就是一整套,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后来随着建设任务的结束,两人先后回到了上海,并且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丁琳,寓意着光明、希望。

一家三口本是其乐融融,但一则报纸的到来,让这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家工厂食堂上班的丁尚彪,一直想学习更高的技术,可是因为年龄大没有办法再进修了。

偶然间他看到了报纸上有一则日本北海道飞鸟学院留学的招生信息,他用五毛钱买下了这张报纸,萌发了向命运挑战,开辟新人生的强烈愿望。

回到家,丁尚彪满怀热情地和妻子商量了留学的事,他说:“一旦我去到日本,我就开始半工半读,争取进入日本大学,找到像样的工作,让你和囡囡过上好日子。”

如果是一般的妻子一定会认为丈夫精神失常了,可陈忻星知道她的丈夫有这样的能力,也足够爱他们的家庭,一定能说到做到,于是她也表示支持。

争取到妻子的同意后,还有一件难事,去日本留学需要提前支付42万日元的学费,这是当时夫妻俩15年的工资。

可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眼前,丁尚彪不想错过它,于是丁尚彪开始四处奔走借钱。

在人人都不富裕的年代,借钱也需要莫大的勇气,丁尚彪的勇气来源于想改变人生的希望,在丁尚彪的再三保证下,夫妻俩筹齐了学费。

年6月12日,三十五岁的丁尚彪带着妻子新婚时做的一个大红枕套前往日本,十岁的女儿丁琳,埋头哭泣,年幼的她并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和自己分开。

看着哭泣的女儿和含着眼泪的妻子,丁尚彪发誓自己一定要在日本出人头地。

满含憧憬的他手里攥着日本政府发放的入国签证,但他并没有意识到,签证中学校地址中的番外地是什么意思。

02沮丧未颓废,含着眼泪辛勤十五年

番外地,意思为偏僻地区。日本北海道飞鸟学院,位于北海道阿寒町,这是一个离市内约40公里的边陲小镇。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曾以煤矿被人所知,但年矿山关闭,小镇人口剧减,年轻人纷纷奔向大城市。

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少的边陲小镇寄希望中国等外国留学生的到来,给本地带来新的生机。

为解决留学生的住宿问题,阿寒町政府出资把当年的矿工宿舍翻新。

但阿寒町的愿望与当时中国留学生的情况相距较大,当时中国自费留学生大都身负债务出国留学。

到国外后必须尽快打工赚钱还债,丁尚彪等中国留学生在到日本之前,并不了解这里连当地的日本人都很难找到工作。

赤手空拳还得尽快还债的丁尚彪心急如焚,在一位华裔校长的提示下,丁尚彪向东京提出了转校申请后,就连夜逃走了。

异国他乡的山间小路,不懂日语,不熟悉地形,为避人耳目不断地躲避夜行的汽车,草丛中的露水浸透衣服。

在几小时的徒步行军之后,当开往札幌的电车还有一分钟就要发车时,丁尚彪奔进车站,几乎是在关门的一刹那跳进了车厢。

随着电车发动,丁尚彪的“逃亡”成功了。但辗转上千公里逃到东京的丁尚彪没想到他在东京的转校申请未能得到批准,他因此失去了在日本合法滞留的签证和自由回国的机会。

满怀希望来到了国外却未能摆脱命运的阴差阳错。失去了签证,意味着失去了在日本合法上学,就职等机会,丁尚彪成为了一名“黑户”。

想到家中的妻女,还有学费带来的债务,丁尚彪没有就此萎靡不振,而是积极地去寻找打工的机会。

没有合法的身份,无法从事体面的高薪职业,丁尚彪就做最底层的活,串烧店的后厨帮工,钢铁车间的工人,面对繁重的体力劳动。

丁尚彪没有丝毫怨言,第一天他就通过打工,挣到了人民币一千块钱,他把钱全部寄回给家中的妻女。

收到丈夫打工费的陈忻星以为丈夫成功了,她把钱一部分用于还债,另一部分则储存起来,作为女儿的自由基金。

这是两人早就约定好的,为了让女儿未来可以自由地实现梦想,夫妇俩决定尽可能地存钱支持女儿。

为了尽可能地节省开支,丁尚彪租了一间二楼一居室的房间,一间厨房,一张床,一个有热水的洗手池,一台电话,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八年过去了,丁尚彪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坐着山手线拥挤的电车,来到东京郊外的工厂开始白天的工作,打工结束后丁尚彪马不停蹄地赶到位于东京池袋的饭店上班。

工作结束后已经是十二点多了,每天末班电车都收车了,他才沿着轨道回家。

为了不惊动一楼的房东,从来都是踮着脚尖,轻轻往上爬,然后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饭吃一半,留一半做明天的便当,收拾好后立刻休息准备迎接明天的劳动。

这样的日子如果只是一天,还可以坚持,可十几年如一日,那就是一种坚毅了。

每当丁尚彪在电话里听到妻子和女儿的声音,对家人的思念,就涌上心头,他可以回家,但是回去了就会被日本永久驱逐出境,他不甘心。

面对八年不回家的丈夫,妻子也慢慢开始动摇,赚钱真的这么重要吗?一家人在一起不是更好吗?丈夫会不会在外面有另一个家庭了呢?

直到《含泪活着》的摄制组在年2月来到了上海,将丁尚彪在日本的生活拍摄下来,给陈忻星以及女儿丁琳看。

妻女才知道,原来丁尚彪在外过得这么苦,他是用对自己极尽苛责而赚到的钱去支撑这个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

年6月28日,丁琳考取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丁尚彪喜极而泣,但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即便女儿告诉他,自己在学校可以半工半读,而且自己会努力学习,拿到奖学金,生活是足够的,但丁尚彪依然坚持留在日本。

因为他知道女儿想做一名医生,他觉得只要自己多存一分钱,女儿就少一分辛苦。就这样,丁尚彪在日本整整打工十五年,一直到女儿在美国成为实习医生后才决心回国。

此时25岁的丁医院,一边实习,一边学习医学博士课程,即将毕业的她选择的志愿是做一名妇产科医生。

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好医生去帮助更多的人,这就是自己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年丁尚彪回到故乡,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变迁,一起走过来的妻子,忠贞不渝,甘苦与共。

丁尚彪对于坎坷的命运不为之感叹,对于情的岁月不为之怨恨,对于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是一位“大写的父亲”。

03重回祖国坚持工作,飞往美国积极抗疫

回到上海后,五十岁的丁尚彪买了新房子,并且投资了两套房产,本来可以颐养天年的他却闲不下来,去昆山的一家日企工厂面试了日语翻译的工作。

而太太陈忻星则继续在服装厂工作,老两口打算退休后背上背包,手牵着手去看看世界。

在工厂工作几年后丁尚彪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见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年轻一代在外资企业的工作状态和心态。

原本打算在中国养老的丁尚彪夫妇年又开始了一段跨国之行。

已经成功成为了妇产科医生的丁琳,在美国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并与之结婚生子,为了更好地工作,也为了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就邀请父母到美国定居。

五十五岁的丁尚彪又来到了异国他乡,面对语言不通,社会习俗不同的美国,丁尚彪决定继续自己的打工。

一来可以免费学习英语,二来还可以了解美国的文化。于是他应聘了一家宾馆的意大利餐厅的后厨。

这份工作每个月会有美元的薪酬,丁尚彪积极地工作,但他很快面临了除语言不通外的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事的排挤。

每次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总会找理由,让他一个人把活儿干了,自己则在一旁偷懒,丁尚彪也不恼,他默默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并想办法把所有任务做到最好。

厨房的器具需要分门别类,但因为太过繁琐也没有专门收纳器具的物品,所以厨具都被堆在一起,丁尚彪发现这个问题后就主动用铁杆和钩子制作了配件,将厨具分类放置,取用时十分方便,得到了后厨所有人的赞扬。

此外,每当厨房有设备需要修缮时,丁尚彪都会主动修理,厨房的人都看到了这位中国老先生的过人之处。

厨师长也会主动在丁尚彪的考勤中增加加班费予以弥补,丁尚彪用实际行动征服了厨房所有人,也没有人敢刁难他了。

现在他所在的宾馆,三易其主,丁尚彪则成为三朝元老。厨师长也因人事变动,换成了另一位严厉的新人。

他对认真工作的丁尚彪十分尊敬,而因果轮回之下,曾经欺负过丁尚彪的偷懒的员工则直接被厨师长开除了。

丁尚彪说自己其实当时面对同事的欺负也是气愤的,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正面迎敌,于是就采用了古代“远交近攻”的兵法,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赢得尊重,那敌人自然不战而退了。

年的纽约市宾馆业协会优秀员工选举中,丁尚彪所在的宾馆只推荐了丁尚彪一个人。

在拿到这份纽约市的优秀员工奖后,丁尚彪说:“虽然我的年龄不是宾馆里最小的,英语也不是最好的,但我是最努力的。”

至今丁尚彪还把这个奖状珍藏在家里,作为他能够胜任工作,适应社会的见证。

年的丁尚彪开始尝试写作,他把自己在日本的经历记录下来,并成功在纽约中文报纸上发表了文章。

年,丁尚彪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他每天搭乘凌晨五点的地铁赶去上班。

在地铁上就利用闲暇时间看书,他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想趁现在,把没看过的书都看看。”

不仅如此,丁尚彪每周还会利用三天时间去法拉盛图书馆成人英语夜校读书,这是一间在地下室的学校,有不少和他相似的人在此学习。

除此之外他还会参加文学社团的活动,听他们的讲座、聊天。

每当觉得学到了东西就会及时地去投稿,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在世界日报,世界周刊被发表时,丁尚彪就会有一种空前的满足感,他决定自己要不断学习,在晚年出一部自传。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年11月,休斯顿的女儿丁琳给曼哈顿的丁尚彪打了一个电话,她告诉丁尚彪,母亲将在春节回上海探亲,两个小外孙需要外公的照顾,丁尚彪决定工作到农历春节后,提前退休,去曼哈顿含饴弄孙。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新冠的肆虐,让丁尚彪取消了一切活动,他知道这次疫情易感染的对象就是像他这样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面对这场天灾,宅家和相互分离才是最保险的。

于是他取消了去曼哈顿的机票,购买了N95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和塑料雨衣,并储备了粮食。

在年的3月16日办完辞职手续的丁尚彪开始了自我隔离,而他的女儿则在曼哈顿的一线抗疫。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丁尚彪用自己一如既往的志气,在疫情防控期间作出了最明智的选择,而他倾尽心力培养的女儿也成为了抗疫时期的中坚力量,让我们祝福他们吧。

[1]这个人很有头脑和志气雪球网-10-12

[2]“我的”征文选刊中文导报-03-03

[3]丁尚彪还在打工,不过现在是“含笑活着”

上海模子美国中文网-03-12

[4]我是纽约洗碗状元海外星云-05-3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35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