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崔岫闻英年早逝,性格平和而作品
知名当代艺术家崔岫闻于年8月1日因病去世,享年51岁。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到英国泰特美术馆办展览的中国艺术家,崔岫闻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新人物。
“太可惜了!”“意外!”“震惊!”“几乎不能接受……”
今天下午,在得知崔岫闻辞世的消息,不少艺术界人士第一时间发出了感叹。
一位知名艺术策展人说,“和她聊艺术聊人生一直是快乐的。”“一直赞叹于她性格的的柔美平和与作品的凌厉坚硬。”
崔岫闻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系,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毕业。崔岫闻早期从事油画创作,其后主要从事影像和图片创作。崔岫闻的作品探讨人性,她的哲学理念推动她创作出感人且灵性的作品。她还创作探讨性和文化的作品。她的摄影和影像作品独具特色,富于想象,简明细腻,极具震撼力。
崔岫闻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崔岫闻的成就获得了国内外当代艺术权威机构的高度评价和深度认同,她是第一个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作品的华人艺术家,其代表作《洗手间》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荣获年度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年度青年艺术家奖”、全球华人女性艺术家大奖——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萧淑芳艺术基金优秀女艺术家奖”。她曾获得第五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摄影大奖。
《洗手间》
崔岫闻的早期作品基于她对时下忌讳的探索和对常规的批判。在录像作品洗手间()中,崔岫闻在北京一个卡拉OK的公共洗手间内安装了一台隐蔽的摄录机,记录了女性在某些困难的情况下未经过滤的对话。在她的摄影系列作品《真空妙有》()中,一个女学生和与她同等大小的娃娃,在草树稀疏、白雪皑皑的平原上,充满了青春期、身份和死亡的氛围。通过不断的自我挑战和自我突破,她最近的作品回避了对她来说最专业熟练的影像和摄影,运用布面油画为主要媒介。这些新的形式的作品,通过表现冥想风格的几何图形的抽象,展现了崔岫闻对世界更加成熟的理解。在她年的个展里,崔岫闻主持了一场演出《肉身的觉醒》,在这个演出中艺术家与参观者一起在安静的环境下冥想。这个作品是对新的社会关系的思考和努力消除制度和社会的区别的试验。
在崔岫闻颇为公众所熟知的作品《天使》中,展现了一个身着校服的受伤女孩形象。崔岫闻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浓重的女权主义气息。但她并不想谈论女权主义,她觉得有在生活中更紧迫的事情需要考虑。年,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崔岫闻表示,她的艺术表达的是人性的问题,“归根结底我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她说道。在她看来,女性艺术家是一个社会标签,但艺术与性别是没有关系的。“我要表达的是艺术。艺术的内核和本质才是我最困惑的,我能不能把艺术的本质呈现出来,这个是一直困惑我的问题。当然,女性有个特质是男性艺术家所没有的,她的感觉能力和直觉判断。男性更逻辑、理性,女性则更直觉。一下就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女性的特质,这是生理属性决定的。”
崔岫闻《三界》86x.5cm数码照片
崔岫闻的作品长于人物的心理解析和精神挖掘,深入于人性的深层矛盾结构,其影像和图片作品具有独特的观念特征,在艺术市场亦有良好表现。
崔岫闻琴瑟NO.
崔岫闻《琴瑟7号》金丝楠木、丙烯
延伸阅读
:
崔岫闻:偷拍北京夜总会的《洗手间》
这两年,我经历的最大变化,不是外部世界的冲击,而是自己。“身、心、灵、命”,自我修行是最痛苦、最困难的,当然也是我最好的归宿。
我出生在哈尔滨,年代在中央美院研修,就这样留在北京,成了一名艺术家。年,我还在画油画,和几个女艺术家成立塞壬艺术工作室,有位中国收藏家决定收藏我们的作品,还请我们去了当时北京最豪华的夜总会。
出于职业的习惯,我喜欢四处观察。夜总会是地狱里的天堂,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围绕着我们,像是一个舞台、一个剧场、眩目的灯光、震耳的音乐,如影穿梭的美女。当时鬼使神差,冥冥中我去了洗手间。相对于舞厅,吸收线间是一个纯属女人的私密又公共的场所。我用“偷拍”形式记录了这里发生的一切,录像作品《洗手间》就此诞生。这件作品在全世界展出,引起巨大争议,甚至还引来诉讼,同时也开启了我用艺术探索世界的道路。
最初我的创作被定义为性艺术,后来又被称为性别艺术。那时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女性艺术家也是一个社会标签。当然我是个女人,我可以进入男性艺术家所不能进入的空间。但艺术与性别是没有关系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坚定地认为自己很清楚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的,既然做艺术,肯定就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这个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作品有人收藏,经常登上媒体,品牌也时找我合作,每天睁开眼睛就忙,很努力地去“要”,人生似乎离成功越来越近。但这个过程中我又经历了亲人相继去世和个人情感失衡的打击,从巅峰跌入低谷。我体味着各种痛,看世界的角度开始慢慢转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我的创作,我的方向。
年,我将生命的探索向外变为向内,寻找自己灵魂的走向。这也是我准备《真空妙有》系列作品的时期。《真空妙有》是我精神结构初步定型后的呈现。其实早期对于一个女艺术家来说,她的天性和特质都是比较直觉的和感性的,但是艺术光有直觉和感性还不够,你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和归纳,最后你要形成你独特的思想结构和精神结构,它是会发光的。
人的一生有很多障,名利障,情爱障,生死障……对于女人来说,最难的都是情爱障。情,是每个女人都会要的,没有,就会去求;求不到,就会痛苦。如果情入而情出,还是为情所困;只有情入非情出,才能走出来。
在人的生命系统里,“情”是一个寄生物。当你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它会寄生在你的身体里面,因为荷尔蒙多,所以年轻人会喜欢身体的互动。当身体的能量消褪以后,这个情就会寄生在你的心理空间,人们会喜欢多些心理方面的交流。当灵魂空间成长得比较饱满的时候,情就会寄托在你灵魂里,于是人和人之间会需要更多精神上的交流。
当情寄托在灵魂空间时,人就快有出路了。这也是我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一切。我现在所讲的“身、心、灵、命”,就是人一层层地去超越和突破。如果没有这条路,“情”这个问题是没法解决的,会形成情障,永远地障在那里。
“身、心、灵、命”对我就是一种信仰,一种生命的方向。很简单地说,天天向上。以前上小学的时候,总说要“天天向上”,我就不明白,“天天向上”,上到哪里去呀?前段时间我在字典里查到,“向上”就是精神的方向,其实就是生命终极信仰的方向。
人的成长有很多种方式,间接的学习、直接的体验、慢慢的感悟,最后做到自醒、自强、自立。这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成长的代价就是一天天的变老,失去亲人、朋友、爱人。这一切都会来临,这一切都必须接受,或者说都必须学会接受。尽管有些时候所有的来临都很突然,所有的变故都很无常。
作为一个人:从生命的觉醒、觉知到觉悟是生命的历程,觉悟应当是生命的常态。超越物质形态的生命是人的终极方向。
作为一个艺术家:持续的创造力和不断的自我超越,并用艺术的方式给到人类思维空间一个新的可能性,是艺术家的天职。
作为一个女人:这一世生而为人,首先要有做人的方向,并把女人的特质和美德发挥到极致即可。
我感谢命运所给我的一切。
生命的光芒
崔岫闻
年的春节,是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节日,甚至有点不敢回首。
年底,我体检身体出了状况——我想我要面对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外科手术了。从体检指标出来到决定手术,只一个月之内的时间。
陀螺一样忙碌的过往戛然而止,医院,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各种深度检查,结果还是要面对手术。不用出院了,手术定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医生建议越快越好,争取时间,后来连医生都觉得春节前手术的话,大年三十可能连口水都喝不进去,太不人性了。
年前或年后手术,我都要面对这个年该怎么过——医院的病床上过年,要么去意大利完成早已安排好的春节旅行。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何况这么大的手术,肯定要想想清楚术后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后果,死、半死不活、或活的更精彩,我的意识里出现的是最后一项。
即刻要面对生与死的各种可能性,这个课题太大了。
早已经安排好意大利十天的春节旅程用来感悟生命的启示及意义,我最终决定踏上异国之旅。现在想来都是上天的安排。我身体的指征没什么异样,只是指标超标,自己压根也没特别的觉得就没明天了。可家人和朋友都觉得每一天都像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对我关爱备至,甚至吃饭时坐在我对面就泪眼婆娑,情境化的想象着将要面对的各种可能,以及我和他们的心情。
就这样罗马、佛罗伦萨、博洛尼亚,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美食、美景、照片、录像、朋友、艺术……以及美的复杂的心情。
从未想过给自己一个假期,这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曾经的过往,去过三十几个国家,都因为艺术创作和各种展览的工作相关,工作之余抽空一两天的旅行觉得已经很奢侈。终于体悟到一点生活的意义——想给自己放个假的时候,却又要面对如此重大的生命课题,上天真是厚爱我。
“人生除死无大事”。
面对生死,其它任何过往觉得重要的、放不下的事情,都不得不放下了,什么事业、为之奋斗拼搏半辈子的艺术以及名利情爱……这个年龄的此刻,要面对的便是生老病死了。那种感觉只能自知,难于言表。
医院……术前的晚上,一个人的病房很清冷,姐姐发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