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电影谈摩托车日记残酷现实

讨论一部电影的优劣与否,可不可以跳脱出故事文本,从史观、政治意识形态等其它角度来评判与讨论?最近播出的影集《斯卡罗》()所引发的讨论或可作为参照。由于故事是从19世纪的真实台湾历史改编,因此虽然剧情是改编自小说,但各界都以更严肃的态度在讨论,有从文史考据的角度,也有政治角度。

对此,常有人不以为然,指称:“这不过是个戏剧,不要这么认真”,这个说法在影视评论领域来说也一直处在模糊地带。但为之喝彩的影迷大多不知,本片剧情大多为杜撰,比较像是一部为了凝聚苏格兰民族认同而制作的反英电影,禁不起认真推敲。

那么影评人究竟是否有责任在评价这部电影本身之余,去提醒观众这样的电影可能带有某种政治目的或者偏见呢?在讨论下去之前,请别抢着说“政治归政治”,这么说很傻。虽然现在大家都将“政治正确”四字污名化,但每个时代的商业电影都是依循那个时代、国家、社会氛围底下的政治正确所拍摄出来的,哪怕是漫威电影也不得免俗。

一、《摩托车日记》中的完美形像

美国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显然认为自己还是有责任对观众做出一定程度的提示。因此在为切格瓦拉传记电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车日记》写下的影评中,他诚恳地写下了他对这个人物本身的批判以及对电影意识形态的不安。

这部西语电影描写医学系学生切格瓦拉与好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在年的公路旅行。导演华特萨勒斯本身显然也对切格瓦拉的革命精神有所向往,决定延续他在民间的英雄形象,将之描写成一名苦民所苦、悲天悯人的圣人。依照片中叙述,格瓦拉沿路反思资本主义对百姓的压迫,最终在政治意识上获得升华。

最高潮的戏码无疑是麻风院的渡河戏,提出“南美洲一家”概念的格瓦拉意识到自己生日当天只能与修女(管理阶层)共处,却无法与麻风村的居民(底层)共同庆祝,于是决定在深夜独自跳下湍急的河川,打算游向对岸。

这场戏无疑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表现了切格瓦拉决定从安逸的资产阶级转向与底层共患难。但在华特萨勒斯的戏剧性处理之下,甚至带有一点宗教性、神迹般的煽情。

如果观者对切格瓦拉的了解仅限于他的经典图腾,或者对他的事迹完全一无所知,那么《摩托车日记》无疑可以带来极大的震撼力。因为它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年轻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对人道主义最纯粹、高尚的追求。

编导的聪明之处也在于此,故事只能停留在这一时期。因为他们很清楚知道如果故事要继续往下说,观众很可能就会产生意见上的分歧了。让格瓦拉停留在最完美的、启蒙的阶段,最能彰显他在人性上的完美。

二、格瓦拉“成为传奇”的时代背景

伊伯特也指出:“这部电影得到了许多虔心盛赞。但我认为这是政治正确之故,因为反对切格瓦拉是很不解风情的。”什么叫“不解风情”?

切格瓦拉在年于玻利维亚遭到美国中情局指使的军队处决后,很快成为全球性的公众偶像。他放弃从医可以获得的厚禄,决心走向解放革命之路的传奇故事被广为传播。其坚毅不拔的形象被古巴摄影师阿尔贝托科尔达捕捉下来,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肖像照。

也因为他生前事迹包括行医济世、照顾麻风病人、主张天下为公等价值观与耶稣高度相似,使得他一举获得宗教性的地位,在南美洲部分地区被拱上神坛供奉(虽然共产党是主张无神论的)。在死后,格瓦拉赢得了比生前更崇高的地位,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战友卡斯楚必须神化他的形象以继续推动共产主义理念。

在年代末期,欧美知识分子对共产党仍有浪漫向往的时代,对格瓦拉的崇拜犹如一个风尚。直到共产主义国家陷入崩溃之后,早已谢世的格瓦拉自然也不必承担任何后续责任。乃至中国市场经济化、苏联解体之后,共产主义已不再被资本主义阵营视为一个真正的威胁,公开谈论对格瓦拉的钦佩,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再是禁忌。

尤其格瓦拉的预见确实有其前瞻性,现今的南美洲仍遭到美国牵制、被财阀层层剥削,贫富差距依然极度不均,格瓦拉所代表的解放精神,仍然有其利用价值,可供世人“各自表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诚如罗杰伊伯特所说,一个公开批评格瓦拉的人无疑是不解风情的。表明自己反对他,就好比你选择站在了社会公义的对立面。

《摩托车日记》如果在年代拍竣,在美国便绝对被视为政治不正确之作。但在年时,这部电影获得了美国人广泛拥抱,成功在奥斯卡获奖,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影展与电影奖都有斩获。

三、旅程之后,下令杀人的“暴君”

“不解风情”的罗杰伊伯特向来直言不讳,他看出了这部作品有其政治宣传的目的性,或许为了避免偏题,他没有深入详述。不过现在依据学者研究,片中对切格瓦拉这段旅程的记述虽然大致属实,但后续并未提及的是在他投入革命事业之后,在古巴亲自坐镇下令杀害了上百人,并且无视任何司法程序,以专制、残暴形象树立权威。

此外,他还成立了西半球第一个关押同性恋者的劳改营,因为他与卡斯楚主张同性恋者有反革命倾向。有许多证词证明了随着切格瓦拉掌握权力之后,是何以领导一个极具效率的杀人机器来铲除异己。固然也有许多人为之辩护,指出一场革命本来就不能追求不血刃。

在《摩托车日记》片末,出现了与切格瓦拉同行的阿尔贝托格拉纳多本人的纪录片段,透露这部电影获得了他的背书与支持。这也确是事实,本片一大篇幅也改编自他撰写的旅游纪实,年逾八十的他更获聘为电影顾问,亲身与剧组重游当年途经之地。

不过这位老革命家身居的古巴可不是奶与蜜之地,古巴政府一直持续对政治异见者的高压控制,对人权置若罔闻。而这个国度之所以得以被打造,一大“功臣”就是切格瓦拉。在年7月,卡斯楚家族虽然已经退出领导职,但政府依然强势打压不满物资短缺的古巴抗争者。

四、总结

这真的是年轻的切格瓦拉当时骑着摩托车周游各地时,心中盼望打造的乌托邦吗?在影评的最末端,罗杰伊伯特给了一段饶富趣味的收尾。

他写着:“小时候,我认真地读过一套名为《美国名人的童年》的系列书籍。乔治华盛顿砍了一棵樱桃树,班杰明富兰克林在一家印刷厂找到了一份工,路德贝本看着一颗花生而产生了灵感。但这些书总是在他们成为大人之前就结束……这是一个很容易的公式,因为你不必去解释他们之后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