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鲁亚克,我们路上见

66号公路完工于年,它是美国最早从东海岸通往西海岸的交通主干道。因此,人们习惯性地称它为“母亲之路”。20世纪40—60年代,这条路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往着:不计其数的司机驾驶着飞驰的卡车,靠着运送货物讨生活;流浪汉在路边搭建起简陋的栖身之所,他们无时无刻不期冀着路过的好心人能给予他们最慷慨的施舍。

美国66号公路。/图源网络

50年代的某天,路上出现了一群与众不同的人,“他们的生活狂放不羁,说起话来热情洋溢,对生活十分苛求,希望拥有一切,他们对平凡的事物不屑一顾,但他们渴望燃烧,像神话中巨型的黄色罗马蜡烛那样燃烧,渴望爆炸,像行星撞击那样在爆炸声中发出蓝色的光,令人惊叹不已”。

当中为首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迪安,另一个叫萨尔。他们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做着离经叛道的事情——数次横穿美国大陆,最后抵达墨西哥。一路上,他们时而搭便车,时而租车。当周围的同龄人正承受着生活与工作的重压时,他们却从世俗的评价体系中逃遁出来。

这群人没有过高的物质欲望,旅行时,他们穿着磨损的牛仔衣,住着破敝的旅舍,吃着廉价的餐食。对于房产、钱财,他们闭口不谈,而文学、哲学、理想与自由,却是他们探讨的永恒议题。

电影《在路上》剧照。

这些人的故事,源于《在路上》一书。写下它的人,正是这几段旅程的亲历者杰克·凯鲁亚克。对读者来说,这位作家并不陌生,因为他不仅依靠这本书掀起了一股文学浪潮,更是通过亲身实践,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生活范式,从而激发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去漫游,去探求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

根据法律规定,作者去世50年后,其作品会自动进入公有领域。年,《在路上》刚进入“公版”市场的前两个月,我国就迅速出现了十几个版本。豆瓣用户“逍遥书童”更是在他发布的动态里,展示了他所收藏的20本中译本的《在路上》,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在读者中,有人将凯鲁亚克奉为“精神教父”,也有人搬出了鲍勃·迪伦的那句评价:“《在路上》改变了我的人生,如同它改变了其他所有人的人生。”年,适逢杰克·凯鲁亚克周年诞辰。在今天,我们仍旧可以透过他留下的文本,去感受那些独立、澄澈与浪漫的灵魂。

《在路上》凯鲁亚克著。

《在路上》的艰难出版之路

年的一天,凯鲁亚克和朋友们抵达了墨西哥城(墨西哥首都)。那个夜晚,他们买了当地的啤酒和香烟,相互微笑着,庆祝他们刚刚结束的历时3年的旅途。在此之前,他们并没有设定具体的终点,几个人的共识只有一个——沿着路向前走,直到尽头。

尽管身体疲乏,但凯鲁亚克的内心还是处在巨大的兴奋之中,他对朋友讲:“今夜我将努力去写,并努力去爱,并扼死那些荒唐的念头。我正在抓住血肉中这些该死的变化,满手将它们扔到风中,就是这样。”在那时,他就决定要写一本有关年轻人义无反顾踏上旅程的小说。

年,这本小说终于出版,凯鲁亚克毫不犹豫地将它命名为《在路上》。在出版它之前,凯鲁亚克又拿出了7年的时间用于旅行。某种程度上,这部小说可以视为他的自传。在写作这本书时,他带着一股冲劲儿,只用了不到3周的时间,就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机纸上一口气写完了初稿。于他而言,似乎只有用这种充满激情的方式,才对得起那些故事。

年11月7日,凯鲁亚克作品的手稿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展出。/图·视觉中国

然而,出版商却完全不认同他的想法。在通读整本书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书商发现,书中有很多不恰当的设定。譬如,没人知道这两个人为什么上路,又为什么要在路上做那些看起来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凯鲁亚克所构建的语言,与其说是人物的对白,毋宁说是某种呓语。

这本与传统文学完全相异的书让出版社很是头疼,但编辑转念一想,那时的市场上并没有这类读物,或许可以试一试。于是,他们给凯鲁亚克施压,希望他可以修改那些过于粗暴和令人不适的描写。为了让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问世,凯鲁亚克照做了,之后便迎来了《在路上》的第一次印刷。

与书商的预想一样,很快,对这本书的差评纷至沓来。其中流传最多、影响力最广的,是杜鲁门·卡波特的说法:“凯鲁亚克不是在写作,而是在打字。”但在凯鲁亚克看来,自己反而是摸索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写作方式——自发式写作。

电影《在路上》剧照。

顾名思义,“自发式写作”就是让思绪自主地、不受阻碍地溢出而形成文字。凯鲁亚克在《自发式散文体要点》一文中,把自己的写作比作吹奏爵士乐,他说:“创作就是用文字自由演绎作家的情感,人应该为自己将来可以回忆和欣赏而写作。”

译者陶跃庆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过漓江出版社版本的《在路上》,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自发式写作’很真实地记录了凯鲁亚克所能记住的原始状态的生活,他把他的经历基本上忠实地写下来了。”在陶跃庆看来,去探究这本书的真实性或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原型,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书中获得共鸣,或者通过书获得更多内容,也许这才是我们判定一个文学作品的标准。

《在路上》陶跃庆译本。

“垮掉的一代”,

被人们误解了吗?

在大多数人批判《在路上》是一本“不堪一读,诲淫诲盗”的读物时,《纽约时报》上的一篇书评转变了人们的评论方向。书评写道:“在一个强劲的时尚瓦解人们的注意力和挫钝人们的感受力的时代里,它作为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出现了,它的发表自然堪称历史性大事。”

与此同时,一个将伴随凯鲁亚克一生的标签出现了——“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领军人。事实上,上述概念正是凯鲁亚克所提出的。他说:“它并不意味着疲惫或是沮丧,因为它如意大利文‘beato’那样,意思是‘天使般的幸福’,处于极乐至福的状态,如圣·弗兰西斯那样热爱生命,要对所有人都坦率诚恳。”

凯鲁亚克的时代经历着剧变。/电影《在路上》

但在中文的语境当中,读者还是常常会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这代人身上的特质。人们天然地以为,“垮掉的一代”就应当是反叛、桀骜与不谙世事的。但实际上,陶跃庆认为,凯鲁亚克所用的“Beat”一词翻译成“垮掉的”并不完全准确,只不过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现阶段也只能这样传播了。

陶跃庆说:“‘Beat’应当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是指音乐的节拍,凯鲁亚克对当时流行的Pop音乐和布鲁斯音乐非常着迷。另一层,是凯鲁亚克的一种观念,他觉得那代年轻人应当是跳动的、活跃的,而非沉默的,他希望人们能够按照自己认同的价值去生活。”

霍尔姆斯在《这就是“垮掉的一代”》中就曾写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