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质检报告

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180306/6084137.html

今年国庆档有两响:一响来自抗美援朝战争史诗片《长津湖》,另一响源自《我和我的父辈》。

作为“我和我的”系列的第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依旧采取单元拼盘的形式,围绕“父一代与子一代”这一主题,进行影像表达。

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演员出身的影人拿起导筒,分别从年的恢宏战场、年的苍茫戈壁、年的沪上弄堂、年的科技都市四段时空出发,为观众讲述《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故事。

从年《我和我的祖国》以具体历史事件抒发家国情怀,到年《我和我的家乡》以祖国壮丽河山呈现思乡之情,再到今年《我和我的父辈》以“奇闻轶事”多维度传达代际关系,“国庆三部曲”完成了从时间到空间再到个体情感串联叙事的跃迁。

《我和我的父辈》中四个单元风格各异:有的热血悲壮,有的细腻哀婉,有的诙谐滑稽,有的搞笑风趣。整体情感基调可分为两大类:由《乘风》《诗》构成的革命抒情类,以及由《鸭先知》《少年行》构成的幽默纪实类。

从战争年代的痛,到和平年代的趣,结构编排就已传达出苦尽甘来的时代深意。

关于父:缺席下的在场

说到人物个体,四段故事里的主角们个个传奇。

《乘风》里马仁兴(吴京饰)、马乘风(吴磊饰)父子,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骑兵团”里的成员。《诗》中的故事原型,取自我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以年我国研制“长征一号”火箭末级火箭发动机,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为背景,描绘了一段戈壁深处一家四口为我国航天事业奋斗终生的诗篇。

《鸭先知》将我国第一支电视广告诞生的背后故事,以海派喜剧的形式,穿插进赵平洋(徐峥饰)、赵晓东(韩昊霖饰)父子与街坊邻里间的嬉笑较量里。而《少年行》直接将人工智能、时空穿越等科幻元素融入都市喜剧,展现了机器人(沈腾饰)与小小(洪烈饰)间不是父子、胜似父子的情感关系。

《乘风》中的马家父子

在父子关系的处理上,故事都相对克制,导演通过角色死亡、身份对位、双重形象、血缘遗失等元素,塑造了四组生动形象的人物关系,并营造出一种“缺席下的在场感”:于残损的父子关系中,体现父子情深。

《乘风》中,马家父子的情感关系体现在一句“对不起”上。妻子生前对马仁兴说:你可以当岳飞,但不能让儿子当岳云。意思是说丈夫和儿子不能都去打仗。平日里,马仁兴对儿子二话不说就开揍,实际上父亲对孩子疼爱有加。可为了掩护群众撤离,马仁兴牺牲了儿子乘风。父亲从对不起妻子,到对不起儿子。

父亲率领骑兵团血战一场,为亡子手刃仇敌。之后,儿子乘风的名字被由其救下的孩子所沿用。乘风虽去,但抗战精神以及民族记忆不可磨灭。毕竟战争年代下的父子关系,因牺牲而格外耀眼。

如果说《乘风》有着男性的刚毅,那么《诗》则带有女性的柔情。

《诗》中的父子情有两个特征:一是延宕,二是身份错位。

延宕的情感关系体现在哥哥(袁近辉饰)的两位去世的父亲身上。杜江、黄轩分别饰演哥哥的生父以及第二任父亲。为了人造卫星发射事业,两位父亲都献出了生命,哥哥内心的“死亡恐惧”由此延绵不绝。

至于身份错位,则体现在母亲(章子怡饰)身上。对于一个残破的家来说,母亲必须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在哥哥悲痛欲绝的时候以男性的姿态与其相处。片中,父亲处处保护哥哥,不告诉他自己职业的危险性;而母亲则以成年人的方式跟其谈论死亡,让孩子意识到,母亲也可能会死,但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

《鸭先知》以儿子晓冬的作文朗诵《我的爸爸》展开其对父亲的幻想。

通过孩子的描绘,我们得知其父赵平洋是个锱铢必较的典型“上海小男人”形象,搬个家、打瓶酱油都恨不得省个一毛两分。这种划算、计较的心理,在晓东看来,是父亲成功的源头。实际上,赵平洋并不是什么营销奇才,在别人眼中,不过是耍些投机倒把的小聪明罢了。

为将滞销的参桂养荣酒卖出去,父子俩打起配合战,试图以电视广告的形式,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说,《鸭先知》是儿子帮助父亲,一起找回“腔调”“面子”的故事。

到了《少年行》,机器人与人类少年虽说没有血缘关系,却在现代社会极力倡导的亲子陪伴中,完成父子情感的建立。机器人被从年派到年采集样本,以证明时空穿越实验的成功。而在着陆失败后,机器人见证了少年的成长。

同时,机器人由长大后的少年制造而成。科技,不仅在非血缘的土壤中培育亲情,还让父子身份完成了度大转变:制造出机器人的少年和机器人,到底谁是儿子,谁是爹?

关于影:地域喜剧与诗性人生

除了以一种“残缺”的关系构建父子情外,《我和我的父辈》最让人激动的是每个故事在形式上的创意。此处需详细分析一下《鸭先知》与《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徐峥执导的《鸭先知》,继承其在《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里对海派沪语喜剧的探索。这主要体现在对方言喜剧包袱的拿捏上,如赵妻(宋佳饰)以城隍庙九曲桥嘲讽赵平洋手工制作的“畸形”沙发,暗含对上海人为省钱而别扭度日的戏谑。

另外,街坊邻里间的插科打诨,小胖爸(贾冰饰)的刻意刁难,都有种致敬上海现代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的感觉。加之石库门老弄堂,每家每户的水表,都精准地还原出上海市井的烟火气。

该单元在形式上,将舞台对称构图、话剧式表演运用到叙事中,增强年代感的同时,形成冷幽默效应。

大量以人物为中轴的对称构图,以及娃娃屋式的机位升降移动,使得《鸭先知》有种韦斯·安德森式的美学风格。这与舞台剧式的夸张表演相结合,极易营造幽默氛围。如赵家父子二人,在公交车上假装路人,推销产品的桥段,夸张的呈现恰恰突出片中这对真父子的“假表演”,形成反差喜感。

此外,《鸭先知》更具迷影色彩的怀旧倾向。影院外的海报,便是《追捕》《祥林嫂》《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佳作。总之,不同于那些依靠段子、肢体动作等元素强行搞笑的电影,这种由氛围衬托出喜感的做法,成为《鸭先知》的优势。

如果说《鸭先知》是市民喜剧,那么《诗》则带有诗意色彩,虽然在抒情的程度上还有待把控。

戈壁滩的漫天风沙里,孩子次次寻父,母亲次次隐瞒。个体与大时代的关系,就如此微妙地现于银幕上。

故事以淡化情节的表达,将生活符号加以象征化处理。母亲的坚韧,隽永而柔情。当哥哥知道父亲的死讯时,雨水充当了母亲的眼泪,而母亲则将哥哥挡在门外,让他意识到:逃避是没有用的,我们只能面对困难。

此外,一些对仗也成为本单元的妙笔。生父与第二位父亲,东方红卫星与神舟飞船,孔明灯与航天飞船,过去的母亲与现在的妹妹,实则表达出航天精神的时代传承。

《乘风》与《少年行》走的是商业片路数。前者是抗战诗篇,后者属于复合型科幻喜剧。泪点与笑点,都拉满。

《乘风》在家国情与父子情的融合上中规中矩,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抉择,也是父亲马仁兴的矛盾点所在:选前者,等于放任儿子在最危险的地方冲锋陷阵;选后者,则需牺牲儿子。两种选择,一个结局,顿时悲从中来。骑兵团与日军对峙的戏,让人重回电视剧《亮剑》中骑兵冲锋的惨烈一幕。

《少年行》如春晚小品般热闹。开心麻花延续了现代艺术中的拼贴感,喜剧演员们在片中展现着个人魅力,沈腾、马丽、常远、艾伦、张小斐等人一出场,引得台下阵阵笑声。

故事沿袭了《回到未来》中对父子概念在不同时空下的定义,亦属于软科幻的范畴。就“缝合度”来看,商业性是有了,也挺乐呵,勉强及格。

总体来说,《我和我的父辈》算是完成了“我和我的”三部曲的终章,尽量让故事有一定的美学探究。不过这种拼贴类的作品,也出现了后力不继的迹象。

关于思:重量、速度与精确性

单元类电影,可以集百家之长,但不能融百家之长。每个导演虽按同一主题进行创作,但终究难以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故事。风格之间也容易打架,甚至让一些观众出戏。尽管如此,此类作品还是层出不穷。

我们不妨结合文艺创作的阶段加以分析。电影同小说一样,进入到一个短而精的时代。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曾就重量、速度、精确性、形象鲜明、内容多样这五个层面,阐明未来的艺术作品,会追求一种轻盈的、快速的、短小精悍的、准确无误的、丰富但不冗杂的美学形式。

用这一标准来解释“我和我的”系列的诞生,再合适不过。

虽说故事的主题比较沉重,但在表述上显得较为轻松。徐峥的《夺冠》《最后一课》《鸭先知》,都是以诙谐幽默的形式,回顾小人物不平凡的一生。

节奏方面,偏向快速化叙事,这也是为何一些观众会称其为“小品电影”的原因。《前夜》讲开国大典,但却以“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形式,聚焦对电动升旗装置的维护,节奏紧凑。《回归》亦将短时刻性的行为动作以长时段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

同时,它们所要表达的主旨也比较明确,各种风格相互交织但不会彼此影响。时长也保证了故事不会太过冗长,最长四五十分钟也就看完了。这亦符合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

但这种模式一旦明星效应大过故事,甚至不再把内容逻辑当一回事,电影的魅力就会消失。

在世界影坛上,几个导演联合拍摄的电影合集有很多。如果把此类作品当作是自身情感的抒发,以及美学风格的演练场,我想观众也会愿意看到更多此类“华山论剑”式的作品。但要是为了拼盘而拼盘,观众的耐心恐怕很难长久维持。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父辈》仍提供了一些惊喜,希望以后此类作品能够继续保持钻研劲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