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俄罗斯带给我们的六大启示,结合
俄乌战争预想的闪电战为什么打成了持久战?俄罗斯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又可以从战争中获得什么教训?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俄乌战争启示录。
作为近年来军事大国直接出手的军事行动,俄乌战争毫无疑问对世界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我们来说,这一战更显意义非凡。从某种程度上俄罗斯是用血的代价给其他国家上了真实的一课,从中观摩,我认为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六点启示:
一、经济绑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为什么要把这一点放在第一点呢?因为这是关于战争认识的问题。经济的深度绑定到底能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俄罗斯的经历给了我们答案。为了积极融入欧洲,多年来致力于同欧洲国家的能源合作,结果俄欧氢能合作也谈了、北溪二号也建了,甚至在油气管路还通着的当口,在老美的鼓动下,一群所谓的合作伙伴就堂而皇之的对自己的对手援助武器,同时开启了对自己的制裁,俄罗斯数十年心血付之东流。
我们一直认为只要共同利益足够大就能够保持和平。实际上这一点并没有什么现实依据。年4月26日苏德签订了著名的《拉巴洛条约》,双方展开深入的经贸往来,这种深入交流哪怕等到反苏的小胡子上台之后,仍然异常繁荣。同时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美国是德国在二战之前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但是这些都不影响美苏在二战中痛击德国。
就算经济绑定能够避免战争,那也是在战争收益小于贸易收益的前提下,更何况战争本身就不是一件十分理性的事情,其突发性决定了无法准确预料,更别说经济手段规避战争了。因此,我们不能太迷信所谓的经济绑定,说不定你想的是大家和则两利,人家想的却是让你一家栽倒,大家吃饱。所以,军事手段永远都是保底手段,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二、战争的设计在开打之前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两点。一个是不要轻启战端。打仗不是过家家,枪炮一响黄金万两,一旦战争开启,国内正常的经济活动会受到很大影响,正常的发展节奏就会被打乱。因此能够通过协商解决的就不要动手,动手一时爽,花钱火葬场。
其次就是如果没办法真的要打,战争的目标也要非常清晰。打之前就要知道,你要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目标、到什么时候要收手。比如说当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就是遏制印度狂妄不切实际的膨胀野心,打疼了让他知道厉害就行了。于是当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印军主力之后,没有继续深入腹地,而是立即退回原先的控制线,并且单方面宣布停火,干净利落。于是印度就很被动,打又打不过,道义上也站不住脚,最后只能乖乖认怂,这一战我们打出来几十年的和平。
反观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行为就很迷惑,一会要清除乌克兰境内的纳粹武装、一会又跑去策动乌克兰境内四个州独立,最后居然通过公投占领了四州的土地,到今天,这场仗估计俄罗斯还没想好怎么收场。如此踩西瓜皮式的打法,把自己陷进战争泥潭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一旦开打就不能优柔寡断
这一战俄罗斯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犹犹豫豫。为了打赢这场战争陆陆续续投入了几十万的军队,战争初期还抱有许多幻想,认为乌克兰还是年自己占领克里米亚时的模样,想象着以俄东地区的民意基础,俄军部队所过之境必定是大批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现实却是啪啪打脸,经过八年秣马厉兵的乌克兰部队已经脱胎换骨,自己一波带走对手的想法落空不说,现在想抽身也是难上加难。有军事专家分析,如果当初俄罗斯把这些军队一次性部署在俄乌战场,再加强指挥沟通,别分兵冒进,稳扎稳打,完全有实力在短期内横推乌克兰。届时,美西方甚至来不及组织相应的支援。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战争不是开玩笑,既然决定要打了那就千万别再扭扭捏捏犹犹豫豫,就一个目标,打赢。你看我们云龙兄,发的平安格勒战役,哪怕城楼上站着自己的老婆,拉过意大利炮来也不含糊,当然这是开玩笑的比喻,战争期间俄罗斯打的束手束脚,又考虑国际舆论、又害怕自身伤亡,甚至还想着获得乌克兰老百姓的认同等等。好家伙,你要么别打,打都打了还整那么多有的没的,给人感觉就是又当又立。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想要减少伤亡唯一的办法就是速战速决,迅速打赢,而不是在犹豫中导致数十万军人白白流血牺牲。
四、重新认识战争
1是核武器不是万能的。交战双方的俄罗斯是核武大国,而乌克兰早就在美俄共同忽悠下放弃了核武器。但是战争的天平却没有因此有任何变化。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核武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但它最大的作用不是使用而是威慑。
但是实际上,这玩儿意的副作用极大,首先是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使用的话,在道义上就立不住。其次如果都是有核国家,一旦没收住手,整个人类跟着陪葬。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一个保底手段,更多时候更像是鬼,人们都在说鬼,但是谁也没有见过鬼。
2是新质武器效果惊人。战争中无人机等新质武器大放异彩。其实关于无人机的发展,各国是有分歧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就曾认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生存状况太差,因此偏向于发展能够隐身、性能更强的加强版无人机。
但是在俄乌战争中普遍使用的都是造价低廉的无人机。对此,战前许多人认为这玩意儿很难建功,但是实际结果却是双方通过它频频攻破对方防线。在侦察监视、打击对方坦克、装甲车、重要军事目标等任务中完成度极好。也在战时创造了大量无人机的蜂群战术。未来,造价低廉,作为消耗品使用的无人机一定会在战场中广泛运用,如何组织战术运用,如何做好攻防应对,需要我们提前研究,这点很重要,毕竟可以避免士兵的不必要伤亡,现代化战争毕竟不像以前,拿着步枪脸对脸的突突了。
3是简单火力覆盖纯属浪费。在战争中俄军打出了上千万发炮弹,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很一般。火力打击通常是划分区域,然后按照一定基数进行无差别覆盖。其结果就是,乌克兰利用阵地工事应对俄方火力打击,俄军火力一停乌军又冒了出来,所以推进速度非常慢。这暴露出俄军在战场感知能力以及精确制导武器方面的缺失,无法对敌方造成点穴式打击。
五、战争的较量是全方位的
俄乌战争也展现了美西方运用多重力量打击俄罗斯的场景。俄乌开战后,美西方不仅不遗余力的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弹药,还在各个领域制裁俄罗斯,尝试在战场之外拖垮他。
首先是经济战。打仗打的就是经济,为了削弱俄罗斯让这场仗不至于打成一边倒的局面,老美率先发起对经济体系的攻击。包括但是不限于冻结俄在美资产、限制使用包括美元、欧元、日元从事贸易、切断融资渠道、技术管制等等。但是由于俄罗斯一直以来偏能源的经济模式,老美所谓制裁对其效果有限。但是如果换做我们,考虑到我们外向型经济占比以及产业链实际,能否应对还不好说。
同时,老美及其盟友开启了对乌情报共享,包括我们熟知的马斯克“星链”都被拉出来为乌军提供情报支援。这使得乌军战场感知能力大大增强。
而且美西方的舆论攻势也全面开启,大量张冠李戴、胡乱炮制的虚假新闻频频发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由于掌握了全球信息发布的主要渠道,俄罗斯在美西方主导的舆论场中被成功塑造为蓄意侵略,造成无数平民死亡的战争犯。而善于作秀的司机则被塑造成对抗强权拥护民主自由的英雄。同时,世界人民对乌克兰的同情值瞬间拉满,这就是舆论战的影响。我们对此要有足够警惕。
六、道义上不能有硬伤
俄罗斯在战争中最大的问题是一味蛮干不计后果。与战时顾忌误伤平民束手束脚的打法相比,在大的方面确实是思虑不周。大家都知道对乌战争是为了对抗北约东扩,俄罗斯自己也把其定位为特别军事行动。打出的大旗是为了肃清乌内部的纳粹分子,这就很政治正确啊。
所以尽管先动手,还是有许多国家保持中立。但是后面通过公投把乌克兰四个州划到自己版图的行为就很扯了。这个事除了白俄罗斯和朝鲜外没人承认。妥妥把自己放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际上也给自己断了后路,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将来的和平谈判也越来越难。你都把人家地拿走了,难道届时再给吐回去吗?
俄乌战争还在继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永远不要把别人的问题简单当作故事来看,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成为故事的主角。所以俄罗斯用血的教训给我们上的这一课,难道我们不应该认真听听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