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俄罗斯学者的话,讲一讲乌克兰的教训给
多年前我首次踏足欧洲,我真切地感到羡慕。每个国家都有其独有的文化魅力:法国以其数百种奶酪闻名,意大利以其繁多的面食种类著称,德国则以其多样的香肠引以为傲,而英国则以独特的炸鱼和薯条出名。这些国家不仅语言各异,连电源插座都有所不同。
在当时,我坚信多样性能够激发创新:德国拥有顶尖的机械工业,瑞士制造世界上最昂贵的手表,意大利生产速度最快的跑车,而法国则以其极尽省布之能事的海滩装备而知名。在我的眼中,欧洲的小国多差异,正是其魅力所在,那时的欧洲无疑是现代文明的代表。
那时的中国,在欧美的影响下,我们似乎总是自觉地自卑,认为所有与欧洲有所不同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短板,例如我们十几亿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货币,大多数人都有相似的黄皮肤和黑眼睛……
我们这一代与前人的最大不同,是亲眼见证了历史的巨变。过去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的格局,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乌冲突的血腥现实向我们展示,在当今世界,“统一性”比“多样性”更为宝贵。
的确,与多姿多彩的欧洲相比,我们似乎显得更为单一。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核心需求并不是区分“巴洛克、哥特、洛可可”等艺术风格的不同,而是追求一个稳定、安全、有前景的生活。谁会关心那些虚无缥缈的事物呢?生活的本质无非是日常的琐碎与平安富裕。
乌克兰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缺乏“统一性”。俄乌冲突给我们留下了几个血的教训!
行政划分埋下了隐患。
俄乌战争爆发前,普京曾在镜头前愤怒地发表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尽管你可能对普京的喜好不一,但他的话值得我们认真聆听。
他提到:现代的乌克兰是苏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列宁所创造的......在十月革命之后,列宁及其同志们将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土地割让,构建了所谓的乌克兰。二战结束后,苏联将一些原属于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土地并入乌克兰。年,赫鲁晓夫将克里米亚从俄罗斯划归乌克兰......这就是现代乌克兰的成形过程。
普京曾在年指出,列宁最大的错误是按民族划分国家行政区域,将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统一国家改造成国家联盟,而这些加盟国还被授予了脱离联盟的权利。列宁的这一举措为苏联的分裂埋下了定时炸弹。直至年苏联解体前夕,苏联设有20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
新中国成立后,也借鉴了苏联的民族政策。截至年,中国建立了5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30个自治州、个自治县(旗),此外还有个民族乡和大量的民族村等基层民族自治组织。据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左右。
举例来说,年全国畲族人口超过71万,但据语言学家统计,能够使用真正的“畲语”的人不足0人,连1%都不到。超过99%的畲族人使用客家方言。浙江的景宁畲族自治县,去过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与其说他们是少数民族,不如说是客家人的一个分支。景宁的“畲族”甚至比客家人更接近汉族。
再举一个例子,当李宗仁在六十年代返回大陆时,他对广西成立自治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在广西生活了几十年,从未听说过“壮族”。
在许多国家,对民族的认定是非法的,身份证件上也绝不会标明民族身份。例如,法国早在年就禁止了在人口普查中收集关于公民宗教信仰或族群身份的信息。
历史上,利用族群人口统计进行族群歧视和压迫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卢旺达大屠杀、纳粹德国的大屠杀、苏联对车臣人的灭绝性大迁移等。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当塞尔维亚和卢旺达在身份证上取消民族分类后,年轻人几乎没有民族标识,民族团结的问题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消失。
我认识一些乌克兰人,他们在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同一个国家时就已经出生了,那时大家使用同一种语言,相处得很好。而如今,兄弟之间竟然相互敌对,彼此仇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小撮人,他们靠制造分裂来谋取利益,只要有任何机会,他们就会利用它制造分裂。在不经意间,原本和谐的关系就变得水火不容了。
乌克兰今天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为地强化了民族认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的教训。
语言的差异导致了矛盾。
语言差异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这次俄乌战争与语言的关系颇为紧密。
“palyanitsa”这个词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发音不同,Twitter上有很多视频显示,乌克兰人只要抓到一个不会正确音“palyanitsa”的人,轻则马上绑住,重则当场毙命。
俄国历史上曾受到蒙古统治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语言也遭到了诸多游牧民族的影响,与纯正的俄语形成了显著的区别。乌克兰人认为,真正的古老俄语是今天的乌克兰语。因此,现代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态度,有些类似于西班牙人对墨西哥人的看法——尽管墨西哥是最大的西班牙语国家,但在一些西班牙人眼中,墨西哥的西班牙语仍不够纯正。
年,沙皇俄罗斯开始禁止乌克兰语的教育,明令乌克兰学校不能开设乌克兰语课程。到了年,乌克兰语出版物被彻底禁止,并声称乌克兰语“既无过去,也无将来”。年,沙俄进一步规定不得使用“乌克兰”这一名称,仅允许“小俄罗斯”一词的使用。
俄罗斯帝国解体后,乌克兰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列宁随后提出“反大俄罗斯主义”的口号,鼓励乌克兰放弃俄语,转而使用乌克兰语。这一政策有效地激发了乌克兰的民族自觉。本文不旨在赞扬沙皇时期的同化政策,也非对普京的支持,而是希望通过探究乌俄历史的悲剧,寻找历史的启示。尽管被异族统治可能是不幸的,但从历史角度看,如果沙俄的同化政策得以彻底实施,列宁未曾做出改变,乌克兰语可能早已消失,乌俄间的认同感会更强,矛盾也会大为减少。而今,随着冲突不断,平民伤亡不断增加,这是一堂血腥的历史课。
在任何国家,语言的统一对于弥合民族分歧至关重要。不管哪种语言成为主流,都应尽快推广,以缩小民族差异。
古代的温州曾被称为“东瓯国”,“瓯人”是当地最早的居民。《左传》中有对东瓯国“断发文身”、以野生动物为食的简短描述。按照当时中原地区的标准,瓯人被视为典型的蛮夷。通常的观点认为,“东瓯国”是在西汉时期开始逐步汉化。根据我的亲身经历,直到21世纪初,温州才逐渐与内地融合。在此之前,温州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我还小的时候,我的北方出生的祖母原本打算在温州安度晚年。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无法与当地的同龄人交流。只有我在时,才能充当她的翻译。没有我在时,她就像一个既聋
又哑的人。用她的话说,温州话就像是鸟语。她在温州待了几年后,最终无法忍受,独自一人返回北方,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的中国,一个北方老妇人和一个温州老妇人之间的差异,远远超过了今天我与一位菲律宾人之间的差距。至少我和菲律宾人之间没有语言障碍,甚至可以聊聊NBA和hiphop。
如今,年轻一代越来越少使用方言,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些人呼吁保护母语,但他们真的是出于对母语的热爱吗?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大家都不说方言,就没有与外地人区分开的优越感了。方言可以作为个人爱好保留,但不应该用社会资源来推广。语言的差异是社会分裂的潜在危机,必须予以警惕。
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曾经,我在挪威自驾旅行时,一位民宿主人告诉我,实际上中国和挪威之间只隔了一个国家。起初我以为他开玩笑,但他指着墙上的地图解释说,尽管两国相距遥远,中间确实只隔着俄罗斯。他是对的,是我考虑不周。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达到了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的1.8倍。
然而,俄罗斯的高速公路网络却相当有限。截至年底,俄罗斯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仅有公里。其中,在苏联解体后的30年里,只建成了一条真正的高速公路——长达公里的M11高速(连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想想看,30年建设了公里的高速公路,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效率和国家状态?
很多人认为,由于俄罗斯地广人稀,修建公路非常困难。但实际上,俄罗斯可以被分为欧洲俄罗斯和亚洲俄罗斯两部分。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总面积的25%,拥有约1.1亿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78%,人口密度与美国相近。按理说,俄罗斯应该拥有至少2到3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以满足运输需求。然而,实际上俄罗斯仅有的0.27万公里高速公路,甚至不及美国的一小部分。至于中国,其高速公路总长度达到了16.2万公里,是俄罗斯的60倍之多。
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确实地广人稀,建设公路确实困难。在这一部分,交通主要依赖飞机。我有一个朋友曾去远东旅行,发现即便是村庄之间也有定期航班。尽管俄罗斯的人口只有一亿多,但却拥有多家航空公司。
莫斯科机场的混乱管理
我第一次访问俄罗斯时乘坐的是俄罗斯航空的航班。当飞机着陆时,我被周围乘客的掌声吵醒,这让我颇为困惑。据说,这种掌声是对飞行员的感谢,因为俄罗斯航空的安全记录并不佳,时常被视为“勇猛的飞行员和高事故率”的象征。事实上,俄罗斯航空的国际航线主要使用波音和空客飞机,安全记录相对较好,但其国内航线仍然使用许多苏联时期的旧飞机。
年5月,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发生了一起国内航班事故,飞机在遭受雷击后起火,导致41人死亡。这起事故有两个令人震惊的细节。
首先,尽管原本可以避免大规模伤亡,但由于一些乘客在紧急疏散时贪图行李,造成疏散延迟和通道堵塞,导致后面的41名乘客无法及时逃生。
其次,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国际机场之一,谢列梅捷沃机场的应急响应措施极为业余。在飞机迫降前的准备时间里,消防车未能及时到达现场。如果按照正常的疏散和救援程序进行,本可以避免如此严重的伤亡。一个年客流量超过万的大型国际机场,应急响应能力如此低下,真是令人震惊。
当然,北约的行为很难被接受,不断逼迫俄罗斯到绝境。然而,俄罗斯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部治理不善造成的。长期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缺乏有效的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单一,增长缓慢。俄罗斯是大国中军事开支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超过4%),但军事开支并未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或科技发展,国家实力的消耗只是时间问题。
在我年轻的时候,许多年纪较大的温州人几乎不会说普通话,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离开温州。是不断的工业化和发展,最终让温州完全融入了中国。工业化带来了教育的普及和交通的发展,使温州与内地的交流日益频繁。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千年里,权力的更迭不断,但对温州人而言,生活几乎没有改变,除了铜钱上的年号会变化。
在公路出现之前的长时间里,温州人的主要出行方式是水路和步行,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离开温州。解放后,随着国道的通车,尽管路况不佳,速度缓慢,但温州与金华之间的交流开始增加。年,金温铁路通车后,交流进一步增加。5年金丽温高速公路通车后,交通变得更加便利。年,高铁通车后,金温之间的人员往来大幅增加。
从几乎没有交流到逐渐增多,温州与外界的联系经历了快速的变化。这不是线性增长,而是加速度的变化。可以说,中国是通过经济发展实现了真正的心理统一,不同地区的人民从彼此隔阂到紧密互动,从无法沟通到畅所欲言。
自强不息是关键,尽管我们也面临类似乌克兰的问题,但通过四十年的工业化进程,我们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最后,我想用一位俄罗斯学者的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中国很幸运,有一个庞大的北方邻国,从中我们可以汲取深刻的教训。苏联的解体和当前的乌克兰危机,都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苏联的命运警告中国,不要盲目追随西方的体制,对民族自治问题要持谨慎态度。至于从乌克兰危机中能学到什么,还需进一步观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