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前外交大臣皮克全球化并没有让中国
西班牙《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12月18日发表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的题为《全球化:乌托邦的终结》的文章称,全球化并没有让中国“西方化”,中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也不会放弃坚守古老的文化和文明。外界必须根据其历史来理解中国。全文摘编如下:
30年前,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冷战和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了。一个世界被划分成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相互对立的两个集团。在最好的情况下,“威慑的平衡”和对同归于尽的惧怕,排除了爆发军事对抗的可能性,于是双方只好达成“和平共处”。
的确,有许多国家并没有明确地选择站在哪个集团一边,而且两个集团也都存在裂痕和改旗易帜的情况。但重要的是,它们是两个几乎没有任何相互渗透的世界,双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非常有限且受到控制,它们都非常注重捍卫其影响力范围。
这样的世界在30年前消失了。西方取得了彻底而绝对的胜利,对手无条件投降。对某些人来说,这是“历史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在新时代中,随着西方价值观的普遍化,商品和服务的自由贸易、资本的自由流动、由西方(在美国领导下)创建的多边治理机构的巩固,再加上现在为所有人融合在一起所做的努力,使我们走向包容和合作的全球化,追求实施大型一体化计划。在这方面,欧洲的一体化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的指南。边界将被淡化,这将超越过时的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争论。全球化的乌托邦是一场正和游戏。
为此,将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新的政治和经济现实纳入这一充满希望的乌托邦,将是至关重要的任务。这就是中东欧国家发生的事情。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民主化和自由改革”之后,拉丁美洲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俄罗斯甚至也进行过尝试,但由于许多原因(包括西方的短视),其结果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失败。
毫无疑问,西方也曾经在中国身上投下重注。这是基于一种想法,即相信通过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促进其融入国际自由秩序(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能使中国成为稳定和巩固全球化的一个因素。此外,这种全球化不仅会促使中国加入大型全球价值链,而且还会通过现有机构将其纳入多边治理体系。另外,顺便说一句,从政治角度讲,这种想法认为,或许可以让中国“西方化”。
中国利用多边机构为其惊人的崛起提供了助力。但很清楚的一点是,利用西方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是一回事,而让自己成为西方则是另一回事。中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也不会放弃坚守古老的文化和文明。我们必须根据其历史来理解中国。
纵览更多媒体精彩文章,敬请扫码订阅《参考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