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人冲破传统道德观的背后是自我意
“一个湮灭的时代,也可以是觉醒的时刻,这就是故事要告诉我们的。”——皮柯.耶尔
一望无垠的黄色沙漠,神秘的古老壁画,优雅迷人的英国女士和温柔深情的匈牙利伯爵,开启了一段充满甜蜜、禁忌又悲伤的爱情。
这段美丽梦幻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是源于年的经典电影《英国病人》。《英国病人》改编自加拿大作家翁达杰的同名小说。导演明格拉将这部曾被认为难以影视化表达的小说搬上了大荧幕,并采用现实和回忆不断相互交叉的叙述方式,让这部融合国家、民族、战争、爱情等多元素的电影成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文艺佳作。
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位严重烧伤的“英国病人”通过一本旧书重新唤回了他过往的记忆。他是考古学家艾马殊伯爵,在撒哈拉沙漠考察时与美丽优雅但已为人妻的凯瑟琳相爱。两人为爱冲破道德约束成为了秘密情人。然而这样甜蜜的地下恋爱关系还是被深爱妻子的杰夫发现了。愤怒的杰夫带着凯瑟琳驾驶飞机撞向艾马殊,企图三人在沙漠同归于尽。艾马殊躲过一劫,但杰夫命丧黄泉,凯瑟琳身受重伤。而艾马殊为救人不惜和德军做交易,却最终还是失去了心爱的女人。他伤心欲绝地带上凯瑟琳的尸体想要回家,在驾驶飞机穿越撒哈拉沙漠的时候又反被德军击落……
爱情故事融合战争背景,总能让电影作品迸发出不一样的灿烂火花。沉重的历史环境,违背传统道德的爱情,一触即发的民族矛盾,每一个个体背后隐藏的深刻伤痛……《英国病人》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更是一部反战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解放个体、探寻自我的电影。在这里婚姻、等级、种族、国家都不是困扰人们的界限。过分追求自我,释放内心欲望的行为反而让观众感同身受,不再排斥,甚至得到同情和谅解。
然而影片传达的思想背离了传统道德观,又让不少人诟病不已。
男女主角的婚外恋情有违社会道德,为何还有人感动不已?艾马殊为救凯瑟琳,只顾个人利益,枉顾国家民族,出卖地图的行为岂不是叛国投敌?电影艺术的道德边界究竟又该如何把握?我将从这三个问题着手,尝试分析《英国病人》冲破传统道德观背后对自我意识觉醒的探寻。
禁忌爱情与传统道德:冲破内心的桎梏
“战时的背叛远比和平时的背叛来得单纯。恋人们既惊且喜,脆弱不安,却总是轻易粉碎一切,因为心是烈焰铸成的。”
电影从一场坠机事故开始逐渐拉开了艾马殊的爱情回忆。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艾马殊和凯瑟琳不期而遇。金发碧眼的凯瑟琳一出现就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了艾马殊。两人在小镇的集市上交谈,在舞会上暧昧共舞,在沙暴天气下一起躲进车厢避难……沙漠这个本该令人充满恐惧的恶劣环境反而在两人相遇相知的感情故事中显得异常浪漫迷人。绵延起伏的沙丘保留着大自然最原始的状态,远离尘世的束缚和干扰,让人忍不住忘记世俗的规则。在这里释放最本真的自我,让禁忌的情感如沙漠一般在内心野蛮生长。
但在城市中两人又回归保守胆怯、压抑自我的状态,试图遵从社会的道德秩序,缓解破坏和背弃婚姻带来的内疚感。在开罗旅馆,艾马殊的一声“基夫顿夫人”,阻止了凯瑟琳对他的邀请,两人的关系在此刻仿佛有一道巨大的鸿沟阻碍着他们前行。然而在爱情和道德的这场拉锯战中,感性思维最终占据了上峰,两人还是冲破世俗道德观念走在了一起。事实上凯瑟琳的丈夫是她曾经青梅竹马的朋友杰夫。她的婚姻生活其实并不悲苦难忍,杰夫对她温柔体贴,婚后也过得简单幸福。在这样的前提下,两人的婚外情关系招致了一些反对者的批判。那么凯瑟琳为何会选择艾马殊,背弃自己的丈夫?两人的感情又为何让人感到真心实意,引人落泪?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外在环境层面。当时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人们精神状态本就处于惊慌和不安中,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正所谓困境之中见真情,在残酷的战争和恶劣的沙漠环境共同作用下反而推动了两人爱情的发展。这样的爱情就好像一股清泉流过两人疲惫的心灵,抚慰他们干涸的灵魂。2.内在心理层面。相比丈夫杰夫,艾马殊和凯瑟琳显得更加志同道合。杰夫虽然是个好丈夫却不能给予她更多的精神需求。因而凯瑟琳其实内心空虚,而艾马殊刚好是填补她内心缺口的那一个人。他们不但思想观点不谋而合,而且总有种莫名的吸引力互相牵动着对方的心。在这个古老小镇,源于本能的情感冲动,两人最终擦出了不一样的爱情火花。
虽然电影的道德立场耐人寻味、值得深思,但结合发生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的情感需求又显得合情合理。导演通过禁忌的婚外情感,深刻剖析了人物的内心,在情感和道德的徘徊中让角色选择了自我欲望,重新找回最真实的自我。
民族战争与传统道德:消除身份的界限
“我们才是真正的国界,不是强者画定的国界。”
二战是整个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此时正是盟军和纳粹德国之间的较量。从传统意义看,盟军代表了反法西斯的一方,是正义的力量。而纳粹德国是主张暴力的非正义战争的发动者,是大家都要反击的对象。然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男主艾马殊却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为救心爱的女人,不惜和德军做交易,用地图作为交换条件换取飞机,企图带身受重伤的凯瑟琳离开沙漠。这样的行为岂不是国之叛徒,要遭到世人的鄙视和唾骂?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电影中艾马殊的个人选择呢?
首先让我们把焦点放到导演明格拉本人身上。明格拉来自一个意大利的移民家庭。在英国,他就像一个“外国人”一样成长。由于长期缺乏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他一度对自我感到迷茫和敏感。因而他的作品超越了一般的“民族主义”,习惯回归到个人本身的角度去看待政治问题和国家战争,认为人性本身才是电影的主旋律。
了解了导演的生活经历,现在再让我们回头看电影人物艾马殊。他本身是一位无心政治的匈牙利伯爵。但为了救情人凯瑟琳,他历经三天三夜一路从沙漠走到城市,想要寻求英国士兵的帮助,却因为源于奥匈帝国那不同寻常的姓氏和过于冲动急躁的表现被误以为是德国间谍抓了起来。救人心切又被逼无奈的情况下,艾马殊杀死了一名士兵逃到德军的阵地,用地图和他们做了交易。
可见艾马殊本人也存在他人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不管是他那奇特的姓氏还是无辜的求助都遭到了别人的质疑和否定。对于导演来说,他的本义并不是想让大家讨论艾马殊出卖地图给德军这一行为是否违背国家道德。他是希望通过电影人物的悲与喜展现出战争本身的残酷。它给世界带来灾难和痛苦,磨灭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就像一部丑剧,看尽人性的丑陋和绝望。而对于此时心灰意冷的艾马殊而言,“早已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战争中死掉了。”他从来都不是战争的缔造者,他只想救出心爱的女人。导演明格拉正是通过艾马殊的行为,分析战争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探讨个人和国家利益冲突下人性的选择难题,让人忍不住深思。
在电影中国家、民族、个人的身份被瓦解和重构。艾马殊所在的沙漠考察队融合了多国力量齐心探测,加拿大护士汉娜和印度籍锡克族拆弹手基普相爱,德军虽被人唾弃谩骂但德国音乐仍被世人所共享……电影中的这些细节都表达了导演明格拉想要消除个人身份的界限,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建和谐家园的思想精神。
电影艺术与传统道德:“破戒”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的‘破戒’是为了让人性从种种禁锢和奴役中解放出来,艺术对现行道德的挑战,旨在帮助人们建立更为丰富的人格。”
艺术作品总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通常在展现世俗生活、人间百态的同时,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选择更好地方式去创造生活。只是在这样创作背景下的电影一定要符合大众眼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吗?我们又该如何把控电影艺术和道德观念之间的界限呢?
从历史上看,在19世纪末的英国就产生了一场关于艺术的唯美主义运动。以王尔德、雪莱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就坚持主张唯美主义运动,极力反对功利主义关于“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观点。他们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官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美”是艺术的本质和追求,而道德不应该和艺术捆绑在一起。他们为追求更极致、更纯粹的艺术而抛却生活本身。在现代看来,过度脱离生活本质的艺术显得如此不切实际。生活和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怎能彼此分离?但是唯美主义传达的某些思想仍值得我们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进行思考。艺术的创造不能过度拘泥于传统道德的条条框框,这样反而会让作品失去活力。艺术更应该展现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创造一种多样的生存方式。
让我们重新回到今天的这部电影《英国病人》。作为一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它无疑是成功的,一路斩获了第69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配、最佳摄影、最佳配乐等九项大奖,为恢弘的电影史增添了绚烂多姿的色彩。然而作品中富有争议的思想观念因为有悖社会道德就不能算是一部大众眼里的好作品吗?其实不然。在电影史上不乏一些表现婚外恋的文学电影。如《卡萨布兰卡》、《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等。这些都是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作品,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不破不立,在电影中适当的“破戒”反而更能解放人性,探寻人类自我的本质,引发人们的思考。电影中冲破传统的思想行为意识,并不是想要引导我们摈弃社会公德,而是客观地反映了社会中的一些道德活动。现实中的道德活动体现了人性的正反两面,展现在你眼前的不可能永远是光明的那一面,有时也可能是黑暗的。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破戒”电影艺术自然不能完全脱离道德的约束,但适当的突破反而能促进自我意识的表达,释放人类追求自由的天性,展现了更为尊重包容的人文关怀。
我认为电影《英国病人》是一部重视自我探寻的电影。在突破传统道德的表层意象下隐含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它试图消解爱情、民族、战争中自我情感与外部环境相矛盾的东西,突出人性本身,发现“我”的欲望,揭示个体的情感表达,探讨个人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找回人类最美好的本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