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天堂电影院里的乡愁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意大利写实主义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代表作“时空三部曲”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都堪称影史上的经典,影迷的必修课。

出生在西西里岛的托纳多雷用这三部电影,构筑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时空长廊,让人穿梭其中,寻觅记忆深处的故乡与情感印记。所以,“时空三部曲”又被称为“寻找三部曲”,或“回家三部曲”。

年上映的《天堂电影院》,是三部曲的起点,也是让托纳多雷名声大噪的经典之作。

这是一部有关电影的电影,却也牵出每个人的儿时记忆与乡愁。

《天堂电影院》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但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获得了戛纳评审团大奖。豆瓣上,《天堂电影院》有9.2的高分。

这是一部不会过时的电影,即便今天看起,你也会被它朴实而充沛的力量所打动。因为,每个成年人的心中,或许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

01电影和电影院承载着的时代记忆与美好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西西里岛,导演以小镇上一个名叫多多的孩童作为主人公。

多多是个热爱电影的孩子,他总是偷偷到镇上唯一的电影院里享受电影带来的美好时光。也因此跟电影放映员艾费多大叔成了忘年交。

那个年代的世界,还没从战争的阴云中彻底走出来。镇上的人们生活单调而清贫,去天堂电影院看电影就是他们最好的娱乐,甚至是精神寄托。

电影提供了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人们会赖在电影院里不走,会跟着电影的镜头和剧情肆意地表达情绪,愤怒、感伤、恐惧、哭泣,会因为接吻镜头被剪掉而大声起哄,会看了一遍又一遍把台词都倒背如流。

电影几乎成了小镇人们精神世界的唯一归属。电影院的管理员是一名神父,这样的设定无疑是将电影与信仰联系到一起。

可也正是这名神父,在宗教保守的观念支配下,让艾费多在电影上映前剪去了所有接吻的镜头。神父成了电影审查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对多多以及小镇上的孩子们而言,电影不仅可以是观看的故事、大千世界的记录,也带来了性的启蒙。

他们还可以在电影院里交流、玩乐,融入小镇社会,社交的启蒙同样在这里完成。

天堂电影院成了孩子们真正的天堂。对多多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他还能到放映室,去探究和学习电影放映剪辑的秘密与方法。

然而,影片中关于电影的美好,随着艾费多放映露天电影而导致电影院失火之后,开始了衰落的转折。

重新开业后的天堂电影院,和少年多多成为放映员,是那个时代电影最后的荣光。

等到多多以著名电影导演的身份荣归故里的时候,电影已经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电视在兴起,娱乐也更加多元,物质更加丰富的人们,精神的寄托也不再只有电影。

那场艾费多的出殡,其实告别的是已经衰败残破,即将被夷为平地的天堂电影院,以及它所代表的时代。

送殡队伍中的人,是曾经电影院的老板和常客,他们已年华老去,噙着泪的眼中满是对旧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托纳多雷导演这部电影的初衷,是想将本片作为一个讣告,宣告传统的电影院和电影生产方式的终结。

《天堂电影院》有着导演极强的自传色彩。他既拍给自己童年记忆中的电影,也是拍给家乡西西里岛。多多身上一定有着托纳多雷自己的影子。

02一个人的成长是总是伴随着失去与遗憾

“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这句《金刚经》中的偈语,恰巧每句最后一个字组在一起是“电影”。电影有时就像人生的一场梦,看的是别人的故事,感悟的却是自己的人生。

《天堂电影院》里的多多,电影就是他的人生之梦。

孩童时的多多眼中,投射出光影的放映口,会变成狮子张开的大口,有着神秘与未知的力量。

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像艾费多大叔一样的电影放映员。当这个梦想在少年时便已实现,未来却又满是迷茫。

多多经历了长大成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让他在不断的失去中变得成熟。

在不识愁滋味的年龄,多多就失去了战死沙场的父亲,与妈妈和妹妹相依为命。幸好他还有天堂电影院和艾费多大叔。

艾费多又在一场大火中失去了双眼,电影院也经历了第一次的毁坏。

这次失去却让多多成为了新的电影放映员,这不过是他人生的一个小小起点。

多多又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与银行家女儿的这段地位悬殊的爱情注定徒留伤悲与遗憾。

亦师亦友亦父的艾费多,给多多讲了一个关于士兵追求公主的故事。公主让士兵连续天守在她的窗下就能以身相许,士兵却在第99天起身而去。

多多效仿故事追求到了自己心仪的姑娘,却在服兵役后失去女友才懂得故事的真正含义:如果士兵等到天公主却毁约,那士兵将心碎无比,前一晚离开却能让公主永世难忘。

这便是人生注定的遗憾。只有失去才会感悟道理,只有离开才有新的生机。

只会放电影在小镇困顿一生的艾费多,不希望多多活成他的样子。他像把幼崽养大的野兽,要将多多“驱逐”。

他告诉多多:“出去闯荡吧,永远不要回来,不要打电话,不要写信。我不要在这里跟你谈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

多多由此告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登上了远去的列车,向曾经在电影里见到的广阔世界进发,一去不回。

多多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将初恋的苦涩埋藏心中,不再眷恋故乡与亲情,飞向更遥远的天空。没有忘却的就是自己心中关于电影的梦,终于成为电影大师。

功成名就的多多独自在城市里生活,多多的妈妈说,每次打电话都有不同的女人接,但感受不到她们的爱。多多再没能找到他最珍视的爱情。

逝去的还有时光。

等多多再度回到家乡,参加的是艾费多的葬礼。一并离去的,还有伴随了他童年的天堂电影院。他抬头望向曾经最熟悉的地方,眼中满是不舍与叹息。

每个人的人生都在得与失中磨砺,就像那些被艾费多剪掉的接吻镜头,只有剪掉它们才能让电影放映,让更多的人看到。

而被剪掉的镜头只能燃成灰烬,或者珍藏于某人的心中。

03有关乡愁的一切:童年、初恋、友情、亲情

豆瓣上,一位豆友在《天堂电影院》下如此评论:

“每个人的童年,每个人的家乡,每个人的初恋,是最后绵绵长长一直伴随到死,渗透到了血液里灵魂里的记忆和感觉”。

导演托纳多雷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他的作品里总有着西西里情结。《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都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西西里。

某种意义上,《海上钢琴师》里至死都不下去的那艘豪华邮轮,也是一座移动的孤岛。

托纳多雷将他的乡愁融入进他的电影,多多就像是他本人的化身。

天堂电影院里有多多的童年记忆,有他美好苦涩的初恋情人,有艾费多大叔这样的忘年交。

在电影的导演剪辑版中,还有多多与母亲之间亲情的描述。母亲看似对多多苛刻严厉,但她每天晚上都要等到多多放映回来,看到他睡去才偷偷下去锁上门。自从多多走后,她已经30年没锁过门,干脆把锁拿了下来。

对多多最重要的人,非艾费多莫属。

多多会坐在艾费多的自行车上享受乡村小路的温暖阳光,会在艾费多的指导下学习电影放映,会在没什么文化的艾费多考试时给他打小抄,会跟艾费多一起给没票的人在广场放露天电影,更会在大火中奋不顾身地救下艾费多的命。

艾费多也把多多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教他道理,给他指点迷津。

他不想聪明好学的多多像自己一样,一生的时光都耗在方寸间的放映室,耗在恬静却封闭的小镇。

他要让让多多去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拳脚,甚至牺牲了多多的初恋,他自己也至死再未见多多一面。

如此深沉的爱,永远留在了多多的乡愁里。

在多多的乡愁里,也永远无法释怀自己的初恋艾莲娜。

女孩的善睐明眸皓齿红唇,他在阳台下风雨无阻的守候,放映室里甜蜜的初吻,久别的相思,重逢的喜悦,无疾而终的苦涩。

导演剪辑版中,有讲述多多回到家乡后与艾莲娜的重逢。艾莲娜嫁给了多多儿时的玩伴,就是跟在黑板前答不上题、帮多多运送胶片的那个小孩。

其实,剪辑版的这段交代,反而破坏了初恋应有的意境。

初恋更值得怀念,无需刻意的祭奠。远去的就让他远去,留存在记忆中的才最美好。

就像多多在家中重新放出年轻时偷拍的艾莲娜影像,洋溢着青春的美丽脸庞在胶片上定格成永恒。

电影里有一个露宿在小镇广场上的疯子。他总是说,这片广场属于自己。对于小镇上的人来说,那片广场就是他们永远的故乡。多多也一样。

多多荣归故里,在破败的天堂电影里踟蹰,回望着自己的青春年少,到处都是自己曾经的影子。

每个人都会有独属于自己的儿时记忆,记忆里都是家乡。每个人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堂电影院”,一处承载着儿时梦想和生活印记的“天堂”。

很多人也跟多多一样,“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更有的人,再没机会回到他熟悉的家乡,它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儿时的“天堂”也不知所踪。甚至有的人,连这份“面目全非”都无缘再见,故乡永远留在了记忆中的远方。

电影结尾,多多回到城市,打开艾费多留给他的礼物。那是30多年前,艾费多剪掉的接吻镜头。在银幕前,多多看着这些接吻集锦,仿佛穿越时光,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悸动的光芒,心中再次泛起涟漪。

这一幕极具触动力。电影的胶片就像我们脑海深处的记忆片段,往日重现,却物是人非。

04结语

不得不说,《天堂电影院》是那种能走进人心中的电影。它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简单温情的故事,触动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多多的饰演者,孩童的可爱机灵,青年的英俊深情,成年的沧桑沉稳,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雅克·贝汉饰演的成年多多,戏份和台词都不多,却把那份历经世事还要克制内心波澜的感觉诠释的入木三分。

多年以后,雅克·贝汉又在另一部异曲同工的经典电影中,饰演了主人公的成年时候,这部电影就是上映于年的《放牛班的春天》。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8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