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事变后,论持久战轰动全国,蒋介石

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医院的偏方 http://m.39.net/pf/bdfyy/

这件事发生在年。

11月25日,蒋介石在湖南衡山下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历史上称为“南岳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各军事首脑外,还有高级将领多人。

其中就有八路军的代表周恩来和叶剑英。

周恩来和叶剑英

中共代表叶剑英在发言中,手中拿着毛主席刚刚创作的著作《论持久战》,并详细地阐述了毛主席的基本思想,向国民党军官传达了几点。

叶剑英告诉大家,这是八路军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不断取得胜利的指导原则。

这场发言让在座的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并对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表示支持。比如号称“小诸葛”的国军副参谋长白崇禧就说:“毛先生的大作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确实写得好,我已经推荐给了委员长。”

尽管现在是国共合作时期,但蒋介石一直对红军部队耿耿于怀,白崇禧作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为什么要力荐这本书呢?

毛主席的这本著作究竟有何魅力。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梳理几个关键点。

毛主席和叶剑英在延安

第一,这本书创作的时间是在年夏,也就是七七事变后一年的时间,毛主席为什么在一年后才创作这本书呢?在这一年时间内,毛主席究竟在准备什么。

第二,据说这本足足有5万余字的著作,毛主席在7至9天就创作出来,毛主席究竟是怎么样写出来的。

第三,既然白崇禧把这本书推荐给了蒋介石,那么蒋介石对此有何态度,毛主席的这本书在中国抗日战争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毛泽东:从经验中找方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已经退位的满清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

华北方面,日军不断策动分裂进行阴谋活动,频频挑衅中国人民的忍耐程度,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妄想吞并华北。

为了扩大战争,日军在上海挑起战事,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中国,特别是南京失守后,很多人扬言要亡国了,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此时的毛主席正在延安观察着全国的一举一动。

毛主席在延安

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毛泽东曾两次专门花时间来研究未来的战争状况。

第一次是在年底,当时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准备东征北上,但是这必然会遭到各种困难,一面是侵华日军,一面是蒋介石的穷追不舍。

这时候不到一万红军所面临的困难比长征时面临的困难还要大,所以毛主席已经有了“持久战”的打算。

还有就是在年,卢沟桥事变后,毛主席马上指示和国民党谈判的叶剑英,“向蒋介石交涉红军到河北应战”的可能,毛主席特别强调,中共中央已经做好一个月后派出兵力奔赴华北的准备。

不久,毛主席下了严令“十天内准备完毕,待命抗日。”这时候毛主席又急电叶剑英:“同意担任平绥防线,唯红军特长在运动战,防守其所长,愿意一部深入敌后方,打其后。”

实际上此时毛泽东已经做好了和日军展开游击战的策略。但是平津开战后,不到三天就传来了宋哲元部队损失惨重的消息,毛主席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他指示东进的部队:不必开的太快!

第二天,北平和天津均已沦陷,毛主席马上和张闻天商量,要求马上向国民党传达八路军作战的原则问题。

毛主席提出:在整个战略方针上,允许我军“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更不是集中作战。”

这封电报无疑是毛主席在方针上的重大改变。

《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蒋介石和日军阵地战的方法是极其不正确,南京保卫战中,唐生智死守南京最后逃跑已经是教训。因此,毛主席对蒋介石现在的作战策略已经严重不满。

试想,如果平津6万守军如此不堪一击,那红军三四万人全部加入国民党的正面防御,后果也是不堪设想。

对此,面对平津失守,不少国民党军官开始发牢骚,甚至祈求蒋介石马上让红军出动以“增援”国军,但毛主席坚持要分开打,我们独自作战,用的就是游击战。

毛主席不想让战士们白白送命。不久,毛主席在洛川会议上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毛主席讲的十分清楚:除非是在和国民党的全面配合下,实施反攻性质的突击战术,否则过早派遣部队,就是暴露目标。

这年十月,阎锡山组织的忻口战役打响,八路军一一五师和一二九师奉命参战,毛主席判断,这一战难以成功,太原可能会失守,并做了最坏的打算,让一一五师杨成武部队到敌人后方五台山等地区展开游击战争。

所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毛主席坚持游击战争,而蒋介石坚持阵地战,最后蒋介石接连吃败仗,而八路军节节胜利,这个时候蒋介石就不得不放下脸皮,求助于毛主席。

一年的时间内,国内一片哗然,为了给全国人民以抗战信心,为了说服友军协同作战,毛主席于年夏着手开始创作这本著作。

毛泽东正在创作《论持久战》

美国学者卡尔认为,毛主席之所以要创作《论持久战》就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并且找到正确的作战方法,才有可能在目前的形势下,有能力去对抗日本,然后取得胜利。

当蒋介石第一次看到《论持久战》时,也是十分认可,他曾对宋美龄说:“毛泽东太厉害了”,这也是蒋介石第一次称赞毛泽东。

在寒风中写下惊世著作

毛泽东创作《论持久战》的时候,正是日本御前会议前一个月。

延安不比南京,5月的延安仍然是乍暖还寒,小河还没有解冻,树杈上还挂着冰凌,出门的大人小孩都还穿着棉裤,每到中午很多人都到墙根晒太阳。

但在杨家岭的一个窑洞里,毛泽东没有这样的闲情,他已经让警卫员给磨好了墨,打算写一篇著名文章。

想到徐州会战后,不少人认为60万中国军队敌不过10万日军,“亡国论”到处都是,如何统一国人思想呢?毛泽东拿起了笔。

毛泽东所住的窑洞里有三间石灰粉刷的小房间,一间做卧室,一间做书房,虽然家里有火盆,但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这样的窑洞也是如同冰窖一般。

翟作军是毛泽东的警卫员,毛泽东告诉他:这几天就辛苦在外面站岗了,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打扰我,也不要随便进来,包括你自己。

毛泽东早已经胸有成竹,除了吃饭的时间,他几乎没有停下来过,翟作军回忆说,在毛主席创作的第五天时,他走进窑洞已经看到毛主席的书桌上堆满了半尺厚的稿纸。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十分感动的事情,因为窑洞里十分寒冷,为了让火盆离毛主席更近点,翟作军便把火盆放在了毛主席的脚下。

不料没多久,就听到了毛主席的叫声,等到翟作军跑进去,发现毛主席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裤子,原来火盆把棉裤给烤着火了。

当时大家穿的衣服都是大棉裤大棉袄,很容易起火。翟作军帮助毛主席灭火后,打算去后勤处重新领一条裤子,但是毛主席说:“每个人只有一条,我不能坏了规矩,你帮我补补吧。”

一边的翟作军早已经泪水涟涟。

随后,翟作军帮助毛主席补裤子,毛主席披着被子,在剩下的时间内,终于完成了五万余字的《论持久战》。

毛泽东创作环境

手稿墨迹还没有干,毛主席就让警卫员马上给刘少奇朱德等人送去,根据他们的意见,毛主席又做了局部修改。

5月26日,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在刘少奇的主持下开幕。毛泽东把厚厚的一摞稿子放在桌上,又几乎不看稿子就给与会的延安各机关干部作了《论持久战》的演讲。

毛泽东指出,当前的这场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日双方有四个特点。”毛泽东以他的湖南腔底气十足地说。

“哪四个特点呢?”他自我设问道。

“第一,敌强我弱,有了这一点,因此,中国不能速胜;第二,敌人的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我们的则是进步的,正义的;第三,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小、人少、兵少,而我们呢,恰恰相反;最后,从国际上来说,敌人失道寡助,我们得道多助。这后面三点,是我们的长处,它决定了中国不会亡。”

毛泽东的话音刚落,台下几百人便爆发出了炸鞭似的掌声。

很快,这部著作被送到了武汉的中共代表团手中。

蒋介石有幸读到《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一文正式发表于年7月1日的《解放》周刊第43、44期,原题为《论持久战-论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及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最后的胜利》。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个结论揭示了共产党人的持久战更加注重动员群众。

正如毛主席经常所说,动员了全国的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人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就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就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

在理论方面,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所提到的理论更是面面俱到,遥想当年,我军节节败退,人心惶惶,甚至有人认为马上要亡国了。这时候,有个人告诉你,我们不会亡,而且很有自信。那凭什么相信你呢?论持久战中的论据足以让你信心百倍。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分析得面面俱到,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国入侵印度,宋蒙战争失败的原因,政党的进步,国内的发展,全部分析到了。站在现在的角度,可以说毛主席对时局的观察和判断,简直出神入化。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仿佛知晓了敌人的每一步计划一般。

这也是白崇禧对《论持久战》高度赞赏的原因之一。

白崇禧

年11,蒋介石在湖南衡山下召开了“南岳军事会议”,在会议上,叶剑英拿着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对在座的各个国民党将领进行了宣传。

当叶剑英说完以后,大家都彼此看看,并且都点头肯定,这时候白崇禧说:“毛先生的大作我在5月后已经读了多几遍了,并且向委员长做了诚挚的推荐,我将毛先生的大作总结为两句话: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如何才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积小胜为大胜?游击战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家提出,如果仅以政治的需要来进行大规模的会战,就未必是好事了。

那么,当蒋介石拿到这本《论持久战》的时候是什么反应呢?当时蒋介石问何应钦:“你觉得这本书怎么样?”何应钦看了一眼作者是毛泽东,然后说:“这有什么可看的,我觉得不怎么样。”

蒋介石连忙摇摇头说:不,不,不。

连说了三个不字,足以看出蒋介石对毛主席的这本书的高度认可和佩服。

让蒋介石最佩服的就是毛主席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大半边天都黑了,如果只剩下共产党抗日,我们也要干下去。

后来,这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同蒋介石的讲话一起发到各高级将领手中,包括没有来参加会议的人,人手一册。

在接下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蒋介石亲自委托八路军派出教官分期对国民党将领培训游击战术,并把游击战术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轮训。

为了显示这个训练班的高度重视,这个训练班以蒋介石为主任,白崇禧为副主任,汤恩伯为教育长,可谓是有模有样。

当然,这也是蒋介石第一次放下面子打心底里佩服毛主席,这是国共关系史上从未有过的。

对后人的价值

年1月20日,毛主席还专门为《论持久战》英译本写了序言,向外国读者介绍抗日战争的世界意义,指出:“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有趣的是,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理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

或许蒋介石也不会想到,早在红军时期,毛主席就已经利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作战。

蒋介石曾率大军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围剿”,如果在最后一次没有博古等人的干扰,或许毛主席都可以轻松取胜,这正是毛主席的军事天赋所在。

跟随毛主席征战多年的叶剑英等人,早就认识到了毛主席的超高指挥艺术,所以对毛主席的作战方针深信不疑。

或许,这时候蒋介石才终于明白,当年毛泽东是如何一次次战胜他的。

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对《论持久战》情有独钟,蒋经国曾坦言,他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佩服得五体投地。蒋经国说:“文章分析得十分深刻,有很大的预见性和说服力,读了叫人万分信服。我已阅读过七八遍了。”

历史充分表明,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领导人,注重以本土资源作为动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时至今日,再次学习《论持久战》,仍然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摆脱教条束缚、与中国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一伟大思想必将在我们探索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具有宏观预见性。他回答了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能速胜,持久战是唯一的出路,是指导中国如何抗战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著作,也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巅峰时期。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今,距离毛主席创作《论持久战》已经过去了80多年,如今读来,依然是肃然起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18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