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父母在教育有效期内,给孩子这3种
教育孩子,是我们一生最不能图“省事”的事业。
前10年你觉得麻烦偷个懒儿,到后面就是想“麻烦”也没有用了。
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说:
“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
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孩子在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万能”的。
但问题在于,很多家长却没有抓住这个时机,对孩子施加足够的影响。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家长开始疑惑:
“我的孩子,怎么不听我的了?”
龙应台曾说: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有效了。”
李玫瑾教授也曾一语道破,教育的本质:“6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
12岁之后,父母的话语是垃圾。”
千万不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而疏于教育,给未来埋下种种隐忧。
想要孩子将来有所成就,父母必须要在教育黄金期内,帮孩子养成面向未来的能力。
一、父母的教育有效期,就那么十年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一个女孩在台上对爸妈说的第一句话是:
“你们有真正在乎过我的感受吗?”
她接着“控诉”:
“你们自从开了超市之后,一门心思都全在工作上,一个月见不到几回,成绩不好就只会唠叨我。
家长会上,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你们又是因为工作没有来。
好不容易我的成绩有了提升,老师都表扬我了,你们看不到,也听不到,能不能多关心我啊,赚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而台下的爸爸回答:
“我和你们妈妈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嘛,没怎么读过书,就想给你们创造好一点的条件吧,让你们读一点书。
所以就忽略你们了,没怎么陪伴。
今后会好好陪你们的,多沟通多交流。”
有人说,教育孩子,“上天”赋予父母教育孩子的“权”,就那么“十年”;
如果我们不用,就会如食物一样过期作废。
之前在陪孩子看《开学第一课》时,看到里面被这样一段话刷屏: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
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在有效期内,我们才是“父母”。一旦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你想弥补也无济于事。
二、教育一旦过期,家长后悔都来不及父母小时候没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长大后给孩子再多的金钱和物质补偿都没有用。
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4-12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在孩子不懂事的那十年,恰恰是孩子变得懂事最关键的十年,也是他们性格塑造的重要十年。
这些阶段,如果缺了父母的关爱、陪伴和教育,孩子容易出现对抗型人格:
缺乏安全感、焦虑、自卑、反叛、不合群、冷漠、狂躁……
当孩子变成这样,我们只能摇头叹气、想补救也无计可施。
三、建议父母:在教育“有效期”内,给孩子这3种教育,孩子将来会有所成就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家长没有缺席孩子的成长,也会不遗余力的教育孩子,但总觉得力不从心。
那么,在10年教育有效期内,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
优秀的父母,都会懂得把握好这10年教育有效期,给孩子3种必不可少的教育。
(1)教会孩子规矩
懂规矩,是孩子成才的第一步。
常有新闻曝出,不懂规矩的孩子,真是什么事都敢干:
“襄阳一男孩暑假在家玩耍,脑袋被防护网卡住,求助消防员解困;
南京一小孩多次往楼下扔鸡蛋,车辆和路人遭殃,邻居忍无可忍报了警;
甘肃几个熊孩子在高速路边扔石头,砸坏7辆车,致使人滞留服务区。”
有人说,父母小时候不管孩子,未来有社会替你管教。
因此,为人父母,我们最应该从小教会孩子守规矩:家规、校规、社会规则……
让孩子有一定的规则约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规则的意义。
(2)教会孩子有教养
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要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教养。
比如教孩子有时间观念,餐桌礼仪;
不随意对别人进行负面评价、不把别人对你的好当做理所应当、遇到困难冷静处理、不口无遮拦。
孩子在小的时候,难免犯错。
当孩子犯了错时,我们要及时帮孩子纠正,而不是任其发展。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去体会有些事情对于别人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可以独善其身,也有替他人着想的善意。
这样孩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品质,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小孩儿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龙应台
(3)教会孩子做事专注
对于孩子而言,专注是影响学习的第一要素,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可以说,没有专注,便没有学习。
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地去学习。”
对孩子而言,越早养成专注的习惯,对孩子日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很有益处。专注力对孩子的重要性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明白,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小编认为最好要注意培养方式!建议从兴趣下手,每个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玩游戏,家长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去帮助孩子提升专注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拼拼图、搭积木,做手工......都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能开发孩子的大脑。
小编强烈推荐这款来自日本的“活”的纸玩具——《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不仅助力孩子智力的开发,还能培养专注力、观察力、逻辑思维、手眼脑协调等多项学习必备能力。
折纸源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一项“国粹”级别的艺术。在家庭教育中,日本的父母都很支持孩子玩折纸。
看到这套小玩具,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纸做的,它们能蹦会跳,活灵活现,孩子见了欢呼雀跃,不肯撒手。
我也瞬间被种草。企鹅爆弹,平面的纸壳,随手一丢,立马惊喜弹起↑
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中文版——《惊掉下巴·中村开己动态纸玩具》,令人惊喜的是,中文版改良后,纸模上有压线,孩子上手一扣,就能轻松拼折。
这么有趣的手工,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做出来!就太有吸引力了。
据我的经验,只要能让宝宝手头忙起来,她就不会想去看电视,玩手机。果然,买回来之后,我家宝宝和爸爸都抢着玩,一大一小都被拽回了现实。想让孩子放下电子产品,暗黑惩罚是下策,定规矩是中策,现实吸引才是标本兼治的上策。如果你也有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的顾虑,不妨试试这些纸机关,它会是那个把孩子拉回现实世界的好玩伴。我总结了一下:
①纸机关之所以好玩,首先是它给孩子带来的视觉冲击。屏幕的一大吸引力不就是视觉冲击吗?色彩、画面的切换,让孩子停不下来。但屏幕里的东西,孩子看得到,摸不着。而纸机关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孩子亲手创作的!你看,从简简单单的一张纸,孩子折折折,变成立体的了!再扣上卡扣,装上小机关,妈呀,动起来了!灰姑娘的南瓜马车
这种从2D到3D的转化,让小卷儿惊喜地尖叫:妈妈,你看,南瓜里蹦出一个马车!与其他玩具相比,它帮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②咱们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能从玩中学,玩纸机关能让孩子学到什么呢?我最大的感受是,暗藏的小机关,能启发孩子去观察、探究。而科学探究,正是学习一切科学的基础。其次是思维的拓展。它引领孩子从平面,到立体,再到弹跳,孩子的空间推理和逻辑思维随之一步步得到拓展。这对将来学几何、物理都很有帮助。
拼折的过程,孩子会投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专注力、图解能力、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动手又动脑。③不仅如此,它还是全家的减压神器。爸爸和孩子抢着玩,然后分工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作品。一个纸机关,让全家都洋溢欢声笑语。哇,鳄鱼嘴里居然藏着青蛙,哦不,是乌龟,哦不,是小鳄鱼
如果你想让孩子放下手机,如果你想高质量陪娃,不妨试试纸机关,它会给你带来多重惊喜。之前朋友从日本背回的原版,花了多块。国内改良后多收录了8个玩具,团购价居然才99元!99元,制作18个纸玩具,一个才5块多,也就一根冰棍的钱,就能让孩子放下手机,开心畅玩好多天!心动就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惊掉下巴动态纸玩具全2册礼盒装内附视频教学+工具精选¥9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教育孩子一定要趁早,父母的有效期,就那么十年。为人父母,千万别在该教育孩子的时候偷懒、找借口,忽略对孩子的管教。
教育如果有捷径,那一定是在教育黄金期,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教会孩子明事理、懂规矩、有教养。
如此,我们才履行好了当父母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