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又敏感,它的问世简直是奇迹电影工厂

这是一部爱情片。

疯癫痴狂,抵死缠绵,可歌可泣,至死方休。

这更是一部政治片。

聚焦那个不可说的年代,以小见大,来讲述小人物在冷战中的颠沛流离。

《冷战》

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作品。

一问世,就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在戛纳电影节中,斩获最佳导演大奖。

目前,已代表波兰征战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故事开始于年,结束于年。

时间跨度长达15年。

这15年,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冷战中的15年。

冷战时期,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冷”,人民的生活也必须划清界限,“冷起来”。

对普通的小百姓来说,经济冷了,文化冷了,都可以忍一忍。

但是人啊,唯独冷不了的是那颗滚烫的心。

维克多(托马斯·科特饰),波兰音乐家。

才华横溢,气质出众,一副忧郁诗人做派。

出于对音乐的造诣,组织安排他下乡挑选能歌善舞的团员,组建波兰文工团。

祖拉(乔安娜·库里格饰),波兰农村女孩。

性格狂放不羁,天不怕地不怕,全身散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唱歌被评审老师打断,她自顾自的非要把歌唱完。

因为曾经弑父未遂,她还被判处坐牢两年。

被质疑人品时,她照样狂傲。

“他把我当成了我妈,

所以我用刀子让他明白他搞错了”。

天生磁场吸引,维克托发掘了她,祖拉成了文工团的一员。

之后的日子,两个人逐渐吸引,更加契合。

野草地上、小河旁边……都留下了许多甜蜜的记忆。

可是,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斥着政治性。

祖拉想要留在文工团,就必须接受上级指派的任务。

而组织所交给她的任务是,监视维克托。

那个年代,政治高于一切。

波兰,身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首都华沙又是“华约”总部的所在地。

因此,祖拉和维克托之间,政治敏感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文工团也在发生着改变。

原先打着原生态民风招牌的文工团,现在成了政治意识传输的工具。

那些歌唱爱,歌唱生活的歌曲,如今都成了歌颂斯大林。

对音乐有追求的维克托,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局面。

对爱情充满理想主义的他,亦不愿爱人继续被利用为监视自己的工具。

他和祖拉约好,利用出国演出的几乎,逃往巴黎。

可是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他等了又等,祖拉没来……

维克托一个人到了巴黎,一晃又是四五年。

再重逢的时候,两个人都心有戚戚。

有试探。

祖拉:“你有情人了吗?”

维克托:“有”。

祖拉:“我也有”。

有怨恨。

维克托:“你能解释下你那天为什么没来吗?“

祖拉:你能解释下为什么我没来,你就走了吗?

但是,所有的怨念都敌不过转身离开后又回来的一个吻。

四五年过去了,他还想着她,她也念着她。

在那个冷战的岁月里,他们热烈的忘我的爱着。

他为了见她一面,重回波兰去看她演出。

但还没等说上一句话,就被警察塞上了火车,遣返到巴黎。

她为了和他相守,放弃了在波兰的优渥生活,尊贵待遇。

嫁给了一个意大利人,为的就是能够堂堂正正的在巴黎生活。

小旅馆里,两个人抵死缠绵。

仿佛过往的分离都已经过去,两个人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

可是,所谓冷战,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冷,更是生活方式上的冷。

维克托当初受不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约束,他嫌苟且。

如今,祖拉也受不了资本主义阵营的浮夸,她嫌肮脏。

苦苦追寻之后,两个人才发现适合对方的生活原来并不适合自己。

在铁政下,他们早已经变成了无法相融的两个人。

天性自由,遵从本心,本是二人的共通之处。

可是在时代的裹挟下,这成了他们难以相处的根本。

片中,不时唱着一首波兰民歌,《两颗心》。

其中歌词,尤其动人:

两颗心,两双眼,是什么在日夜哭泣

你为之流泪的黑眼睛,再也无法与你相见

再也,无法与你相见

谁会爱上这样的男孩

我只是一个男孩,只有我的歌声,我会爱到生命最后一瞬

我会,爱到生命最后一瞬

两颗心,分不开。

但现实,又无奈。

15年的时间里,他们一次次的分开,好像分开就是为了重逢。

而在付出代价重逢之后,他们又不得不面临着下一次分开。

15年里,曾经潇洒英俊的绅士不见了。

维克托越来越苍老,颓唐。

15年里,曾经狂傲不羁的姑娘不见了。

祖拉的那独特光彩越来越黯淡,泯然众人矣。

维克托为寻祖拉,被驱逐出境,被要求当间谍。

最终,他不得不非法入境,被判处了15年。

“别等我了,找一个可以支持你的普通人。”

“这样的人还没出生呢。”

牢狱之灾面前,她仍不愿放弃他。

牺牲掉光彩,去唱曾经不屑一顾的艳俗口水歌。

牺牲掉自尊,委身于觊觎自己许久的政治主任。

利用关系,她把他救了出来。

历经撕扯和坎坷,他们终于能够在一起。

只是,这时候的维克托,已经因为劳动改造,再也不能弹钢琴。

这个时候的祖拉,也早已经不是那个明媚绚烂,生机勃勃的女孩。

他们能够在一起了。

可是,东方、西方两大阵营,都已经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苍老的两个人,坐在初相识的小乡村。

手里拿着药片,彼此依偎,相互搀扶。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

那边是哪边?

我不忍细想。

好在,影片结尾的字幕治愈了我。

“献给我的父母”。

既然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编,既然导演是人物原型的孩子。

那么,他们应该是没有死去吧。

他们应该是生儿育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吧。

在这短短的宽慰之后,又觉得难过。

真人真事,那就意味着这世间真的有对恋爱被政治阻隔,九死一生,难以相守。

以小见大,可以猜想那个年代有多少的亲人、朋友、恋人因为不同的国度而死生不复相见。

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政治的铁腕下,小人物如我们,何其渺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4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