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极简主义设计越来越不高级了
Houtique《Wink》
当艺术界的极简作品层出不穷时,设计中的极简风格却不再像几年前一样热门。曾经扑面而来的冷峻高级如今却只剩廉价感,究竟是什么让极简设计不再高级?
=========
▲「极简风被取代?」
今年的时尚界格外流行复古华丽风,都说“时尚是个圈”,实际在设计界也是如此。复古风格卷土重来,逐渐取代了极简风格的主流地位。从首饰到室内设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向70年代的华丽奢侈风格致敬学习。
比劭·玛谷厄《Plisago》
从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到韩剧《德鲁纳酒店》,剧中选择的室内设计风格不仅符合时代设定,更从侧面反映了观众审美的改变。现如今,一些名人对家中的装潢布置也不再选择极简设计。
位于韩国的HotelSEINECafe,这里也是韩剧《德鲁纳酒店》的取景地。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向这个趋势靠拢。在今年的米兰设计周上,Gucci将品牌的繁复美学引入室内设计,向观众展现了一间临时性公寓。高饱和度的色调、复古的欧式家具、大胆的撞色选择……细节处无不透露出奢华与精致。
GucciPop-upApartment
这些无处不透着“Gucci”气息的公寓在设计周上广受欢迎,不少人会认为这件作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品牌本身已有的名气和风格。但如果观察其他设计师的作品,人们也不难发现:极简风格已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GucciPop-upApartment
即使作品仍然简约,但设计师们已然不再执着于只有黑、白、灰等中性色的传统极简风。在创作中添加多样元素成为当下吸引观众、提升格调的最佳方式。
年宜家推出的GratuleraColltection系列,近年来其设计越发复古。
澳大利亚设计师马蒂厄·科廷(MathieuCottin)近期展出的作品《Astro》也抛弃了极简风格,而是在简约中暗藏玄机。橙色与绿色的大胆撞色给人以清新感,低饱和度的颜色配合枫木给人以复古且沉静之感。立体设计的表面更是由皮革打造,在细节处给人精致的感觉。
马蒂厄·科廷《Astro》,年
与艺术家不同,设计师除了保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要敏锐地察觉时代动向。这类作品在当下的设计界屡见不鲜。
其实,极简风的消退不单是因为其它风格的兴起,更主要的还是其自身原因。从极简风刚刚兴起到现在,它已经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属名词。由于它极易被模仿,已被过度滥用,因而失去了原有的高级感。
在某宝搜索极简设计后的部分结果
相对而言,复古、奢华等风格在材质、设计等细节处更让人眼前一亮,且更易被普通人发现设计师的匠心与巧思。有人曾这样幽默地形容过二者的差别:“和极简设计比起来,复古奢华的设计让我更清楚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
设计团队PalermoUno在米兰设计周中展出的室内设计作品
=========
▲「弄巧成拙的极简设计」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在极简设计中添加各式元素。当Ins风、莫兰迪色系、糖果色等统统被划入其范畴内时,以“lessismore”为口号的极简风早已被破坏。如果只在配色等表面进行修改,最终只能混搭出“四不像”。
fermLIVING《THEHOME》
事实上,这些设计大多有专属的名字。比如融合了明快色系的简约设计实际更偏向于形成在年的孟菲斯风格(Memphis)。它是由包括索特·萨斯(EttoreSottsass)在内的意大利设计师团体提出的装饰艺术风格,其核心是反对严肃、冷峻,与性冷淡的极简风恰恰相反。
DariaZinovatnaya《Cherokee》,这件于年获德国红点设计奖的作品就是典型的孟菲斯风格。
孟菲斯派可以简约也可以夸张,它注重表现个人特点。设计师MassimoIosaGhini便是孟菲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设计的作品虽以中性色为主,但却能给人以欢快之感。即使只是一把普通的椅子,也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平庸。其作品虽简单却并非极简主义设计。
MassimoIosaGhini《NewEnergy》
此外,设计师帕奇希娅·奥奇拉(PatriciaUrquiola)的创作也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极简风格。被称为“意大利设计界未来”的她最擅长的便是将多元素重组后呈现,从室内设计到装置艺术,其作品涵盖多个领域。
由帕奇希娅·奥奇拉设计的米兰GIulia酒店
奥奇拉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往往会将不同风格进行混搭,她认为“每件作品都应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单看某一部分,难免会恰巧被误认为极简设计,但统观整体便能发现它们绝不仅是由单一元素便能描述清楚的。
帕奇希娅·奥奇拉《AntibodiChair》
这样巧妙地将极简设计融入整体,既不会过于复杂,又能体现高级感。相对而言,直接生硬地对极简作品改造的行为无异于画蛇添足。
帕奇希娅·奥奇拉《GenderChair》
大牌设计被模仿早就不是新鲜事。但由于极简设计往往外形简单,已然成为最多被抄袭且最易卖出低价的产品。
从极简设计开始流行时,某宝中便充斥着这个关键词。为了提高热度,产品只要有些许蛛丝马迹,便会毫不犹豫地被贴上极简标签。这样随时随地蹭热点的行为让人们对这种风格越来越麻木,对这一概念也越发模糊。
网络上自称为“极简”风格的设计
不论是从生产本身还是销售宣传角度来说,这些行为都在不断地改变着受众对极简的看法。就在这样的弄巧成拙中,其本身所拥有的高级感不断被稀释、消耗,最终在人们眼中从一流变成了二流。
fermLIVING设计的作品
=========
▲「当极简成为粗制滥造的借口」
极简风曾经一度被认为是高级感的代名词,但由于其概念不断泛化,这份高级也逐渐弱化。更有甚者,还将极简作为了自己粗制滥造的借口。
戈姆设计工作室主办的“乌托邦家具”(FurnishingUtopia)展览
现如今,市面上有这样一类标注为极简风的产品:外形极其简单,没有任何设计新意,甚至连抛光等步骤都未经精心处理。这样粗劣的产品却因有了极简这个“免罪金牌”而被大肆生产。
普通的白色马克杯添加简易logo后被贴上了“极简”标签
极简设计经常被误解为“没设计”,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一件创作都是设计师深入钻研、反复探索,耗时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完全的作品。其中不单包含创作者的巧思,更融合了力学、色彩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
迪特·拉姆斯《AStyleRoom》
从艺术家伊娃·海瑟(EvaHesse)到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Rams),极简主义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他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专业训练,或多或少也都在创作中遇到过瓶颈。在这样的努力中诞生的作品虽然看似简单,却能沉淀出令人安心的厚重感。相比之下,那些从设计到生产只用了几天时间的产品,又如何与其相提并论?
JoeGebbia《Neighborhood》
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极简主义设计品牌之一便是无印良品(MUJI)。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将作品从物体简化为符号,只保留产品最需要的元素并发挥其最大效益。即使只是一个白色,在他眼中也能有不一样的解读方式。
无印良品超声波香薰机
无印良品的“简”不仅仅体现在设计本身。原研哉要求从生产到销售,去掉一切不必要步骤,这种做法使得品牌从内到外都浑然一体。正是其认真到近乎偏执的态度,让无印良品的设计简约而极富内涵。
无印良品的部分产品
但流行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要面对抄袭问题。我们经常能在网络上看到模仿无印良品设计的产品,虽然价格更低,但在质量及设计等方面却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高级感。
网络上模仿无印良品的加湿器
除了“明目张胆”地抄袭,还有美其名曰“借鉴”的行为。或是调整尺寸比例,或是对某处进行元素删减,对大牌设计产品稍加改造后便贴上原创标签、送上生产线。原价几千元的设计被改造成了几十元的地摊货,虽然其外表是极简风格,但却毫无内涵。
Wilkhahn《MetricChair》
其实,极简并不代表着越少越好,只有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简,才能诞生出优秀的作品。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他人眼中也许仅仅是修改了一个数据,但却能毁掉整件作品的平衡感。
ValentinaCameranesiSgroi《Simultanea》
说到底,人们审美的改变只是极简主义不再高级的次要原因。大师手中创作的极简设计别具一格、经典而高级,但在我们生活中却充斥了太多自诩为极简风的冒牌货,抑或是被曲解的设计师作品。大家要擦亮双眼,选择真正适合自己且优秀的高级感设计。
[监制/齐超]
[编辑、文/张欣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