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越自律,

郑华国 http://www.wzqsyl.com/yfsz/zjzd/

早教妈妈育儿优选

从宝宝呱呱坠地开始,父母无形当中迎来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爸爸”和“妈妈”。

“爱之深,情之切”,面对这个软软的萌萌哒小可爱,父母总是会忍不住伸手帮他这帮他那。

因为怕其受到伤害。也会管他这、管他那,唠唠叨叨说不停。

恰恰因为这份不恰当的爱让孩子身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理解和信任”“坚定而和善”。

我爱你,但是以“为之计深远”为目的。所以即便爱你也要有“尺度”!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绝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急于求成。

在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越自律、情商越好、发展越好!

忍住,不发火

“发火”这两个字是不是太熟悉了。在我们早教中心,每天都能看见各种家长和孩子发脾气。

旁观者最清楚“发火”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伤透了亲子关系,种下了“憎恨”的因,必有一日会结出“叛逆”的果。

很多家长不服气,口里抱怨着“小孩不大还和我发火,我照顾你吃、照顾你喝、你还各种事,一点也不听话”。

这明明暴露的是自己的情绪和无能为力,其实“发火”的底层逻辑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你自己。

父母为什么会发火,很简单“孩子不听话”。

不听你话你就判断为孩子是不对的,就应该接受惩罚,于是你就用你的情绪“大喊大叫”“批评”“亲子PUA”……,严重的甚至大打出手,打孩子。

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无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所以说发脾气没用,只是自己的根源情绪在作祟,包括你的羞耻感、愧疚感和恐惧感。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海文颖说:“接纳力,是为人父母必学的能力。”

是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接纳孩子的成长。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育儿就是牵着蜗牛去跑步!要学会接受他的慢、也要学会欣赏育儿路上的美好。

经常和孩子发脾气。孩子身上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

尤其是0-6岁儿童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期间,如果他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障碍的影响,其个性就会发生偏离。

父母不经意说出口的话,是破坏孩子安全感的大敌。

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破坏力极强的话语:

①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

②再不听话,我打你了!

③再不听话,把你送走吧,别在我家待着。

④闭嘴?别说了,上一边去,别在这碍事!

……

儿童安全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而不容易的过程,然而破坏它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就可以。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拥有安全感的孩子对环境保有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强烈的学习动力。

当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他才会有勇气去探索这个世界,有动力去挖掘自己想要了解的领悟。

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离开父母(代养人)出去探索时一定会出现问题的。

例如:微微欧诺、缩手缩脚、不独立、抗压能力弱、恐惧、害怕、哭闹、突然间的乱发脾气、出现攻击性行为甚至是离开父母身体就不舒服,肚子疼、焦虑等等。

所以一定要忍住你的脾气,禁止发火。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么可以这样做。

首先:学会论事不论人。

坚信你是爱孩子的。你生气发火是因为你接受不了他们的一些行为。

所以要学会引导孩子“遵守规则”“认识情绪”“激发孩子共情的能力”。

其次:克制自己,学会冷静。不要试图压制孩子。可以换一种方式例如:“身教言传”。

最后:学会向孩子吐露“爱”与“感受”。

例如:“妈妈生气是因为妈妈真的很担心你。并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你了。”

这样,你的孩子才会自信、勇敢、会表达爱、会管理好情绪!

忍住,不包办

“包办”是中国父母的一大忌。

父母或老人,所谓的“爱”、“省事”、“孩子还小”、“他负责玩就行了,这点小事我能来”、“不行啊!宝贝,你不行,妈妈帮你吧”……,就是这样的举动,恰恰断送了孩子的“目标感”。

因为被剥夺了想要尝试的机会,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破坏了;

因为得不到能力的验证,孩子无法获得成就感、无法感受自己的力量;

因为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孩子对活着的意义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目标感”的发展对于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它是孩子实现自己设定目标的勇气,不畏惧目标实现过程中会遇到的失败和恐惧。拥有目标感的孩子,外边自信,拥有责任感和创造力,敢于面对困难和更大的挑战。

所以,请为了孩子“忍住,给孩子亲自成长的机会”。

目标感培养的关键期“0-6岁”。0-3岁萌芽期、4-6岁养成期。

培养孩子的目标感,首先要允许孩子“试错”。

很多家长接受不了孩子的“慢”“错”,可是你有想过么?他就是一个孩子,慢、错都很正常。一次次的失败孩子才能够获得经验,不是么?

所以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就要忍住,耐住自己的性子、减少自己的焦虑、给孩子自我学习总结经验的时间和空间。

“永远不要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够搞定的事”,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都要遵守的育儿准则。走出“保姆式”育儿的模式,有远见的父母一定懂得适时的放手。

要知道:“独立不是长大后的事,而是做力所能及的事”。

“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刷牙洗脸”“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袜子”“整理课桌”“做简单的家务”.......。

在孩子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每一点点的进步孩子都深有体会、这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他们自信、他们勇敢、他们积极向上、他们用于试错、他们遇事知道想解决办法,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强、情商高、逆向强,未来更具创造性和幸福感!

忍住,不催促。

催促这两个字对于孩子来说就如孙悟空那让他头疼的紧箍咒。过多的催促,孩子会越来越烦躁、挫败感越来越强烈、对自己越来越失望、对父母越来越反感。最终导致放弃自己,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出现隔阂导致叛逆。

催促对孩子的危害非常大,很多父母却不自知。

经常被催促的孩子身上通常会有这些表现,例如:

①孩子越来越慢。

②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导致不独立,自身没有时间观念。

③导致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专注力越来越差。

④导致形成易怒型人格爱暴躁没耐心。

⑤懦弱、无主见。

......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时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合理的节奏。父母不要强迫孩子跟上自己的节奏。

小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时间观念弱,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特别专注。所以如何获得一个不拖拉,不用催促就可以和高效的宝贝呢?

这就要求父母要明确自己的原则,孩子自己的事绝对不能帮忙,父母帮忙的事一定要身教言传。

例如:

“吃饭”。孩子要做的事是自己吃饭,家长要做的是把饭做好,给孩子规定好吃饭的时间和地点。所以准备好饭菜,其余的交给孩子自己。

周末的陪伴,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考虑下今天要做的事有哪些?一一列出来,再合理地安排上时间规划并陪同孩子一一完成。

一整天结束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复盘下,问问宝贝,我们今天是不是过得很充实,完成了多少事,既高效又有趣!这就是合理安排时间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一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很多我们想玩的想做的就都做不上了,这样多遗憾。

反复的这样引导孩子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时间规划。

有了时间意识和规划孩子绝对不会再用你催促!

因为有所期待和规划的孩子自己就会奔跑!

为人父母真的是一门学问,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然而什么样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能力呢?那就高自律、高情商、拥有创造力和幸福感的人!

希望为了孩子的未来,今天所提及的这3点你一定要做到!

切记忍住发火、忍住包办、忍住催促!

我是

早教妈妈育儿优选

国际早教中心指导师!

教学10年,服务于上万个宝贝及家庭!

育儿有良方、方法要科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