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威尼斯,以荣格理论酒神崇拜探究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托马斯·曼完成了小说《魂断威尼斯》,被评为“世界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小说讲述了德国作家古斯塔夫·冯·阿申巴赫一直用对艺术的热爱压抑内心对情感的渴望,在从意大利北部前往威尼斯度假的途中爱上了一位14岁的少年塔齐奥,在疾病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下不断努力地调整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却最终客死于威尼斯。
年,意大利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将其改编成了电影,通过艺术家之死的过程探究关于生命与精神的哲学困境。维斯康蒂、托马斯·曼以及片中的原型古斯塔夫·马勒涵盖了艺术的三个不同品类:电影、文学与音乐,但电影却通过唯美的画面展示、动人的悠扬曲调、感人的婉转故事以及情绪的逐层铺陈让观众体会到了艺术家对生命本源的探究。
尽管艺术形式千变万化,但伟大的艺术总有曲径通幽的玄妙之处。在本片中,不管是人物、情节还是主题都表现出了一些共通之处。今天,我想从影片之中那些微妙的故事情节切入,探讨这些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对生活和艺术的感悟,由此折射出他们所处的困境以及精神发展历程。
01、以荣格的“中年期心理危机”解读阿申巴赫的精神困境,折射出作家托马斯·曼困惑的情感危机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曾有过关于“中年期心理危机”的著名论断。35-50岁年龄段的成年人通常来说家庭稳固、事业有成、身体健康,但此时也是人生中进入到新的自我评价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注意力会从顺应外部世界转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