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简说二文化的载体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这是一段《孝经》的经文,在「开宗明义章」。经文记录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事情,是至圣先师孔子跟他的学生曾子的一番对话,通过《孝经》、通过中国文字把它记录了下来。二千五百年后的我们读到这段话,当年孔子跟曾子对谈的景象,如对目前,就像亲眼看到一样的准确。这个效果是如何达到的?是由于中国文字的记载。中国文字是一个载体,它把二千五百年前的事情记录下来,一直承载、留传到今天,这个是中国文字承载的力量。

当然,中国文字有这样承载的力量,它里面有一个特性要具备,那就是稳定性。这种文字一定要稳定,它不能时不时的发生变化,如果时不时的发生变化,那么两千年下来,我们就很难了解到两千年前发生了什么、记录了什么。这是中国文字的一个特点,它能够维持信息的稳定。这个跟它的标义离不开,中国文字是标义的文字,通过中国汉字,你从字形上面能够看出它的意涵来,而且这个意涵从古到今不会发生变化,这样它才能发挥长期载体的功能。

比方我们就小篆来写这个「信」字,人言为信。

它是一个标义的文字,人说话要算话,这叫讲信用。字形承载着字义。拼音文字就不是这样,标音的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发音的,语言的意思它没有办法记录。英语是标音的文字,例如:book。书本在英语里面怎么念?book。有了这个音,再用字母把这个音记录下来。所以你看这个book的时候,能联想到书本吗?应该联系不到。这是标音的文字。中国文字是标义的文字。这两类文字有着怎样的区别?标义的文字,它的意涵古今都不发生变化。比方说人言为信,这个话在周朝是正确的,人言为信,说话要算话;汉朝也是要人言为信,要讲信用;到了今天,我们与人交往也是要守信,说到的话要把它给做到、要把它给完成,这样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这样一种德行的作用。

说到信,我们读过一个故事叫「季札挂剑」,就是在说明一个「信」字。信字对外是说话算话,不欺人,对内是不欺心。言语是心发出来的声音,能够不欺自己的心,他说出来的话当然就不会欺人,所以根本还在心。季札是吴国的公子,就在现在的江苏省。他要出使鲁国的时候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就招待他。在招待他的时候,很喜欢他佩戴的宝剑。季札也看出来了,他心里面想:这把宝剑我就送给徐国国君,但现在还不行,因为出使鲁国,佩剑是一个礼仪,不能没有佩剑,等我从鲁国出使回来,再路过徐国,把宝剑相赠。季札心里面是这样一个想法,没有告诉任何人。

出使鲁国回来再路过徐国的时候,去拜访徐国国君,可是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就来到徐国国君的墓前,把宝剑解下来,挂在墓前的树上,赠送给去世的徐国国君。跟随他的随从就不理解:他已经去世了,你为什么还赠予他宝剑?季札说:我的心已经把这个宝剑许给了他,岂能因为他的死而违背我的初心!这个就叫信,信是道德的修养。跟季札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是绝对信任他,因为他不会欺骗我们。

这是信字,从古到今,我们都讲信用。拉回到今天,我们来想一想,与人相处的这个关系。我们在人事环境里面,要跟家庭成员相处。父母信不信任我们?另一半信不信任我们?甚至于我们的孩子,做老师的有学生,他信不信任我们?怎么样叫信任?你说的话他完全相信,他不怀疑。建立起这样一种信任的关系,我们有没有达到?如果没有达到,那是我们在信这个方面还需要加功用行。

比方,教育孩子,教导学生,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彼此的信任。我们说为他好,要让他成材,要让他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但是在跟我们的子女和学生互动时,他真的就信任我们吗?我们说的话他能相信几分?在这些地方都值得我们从信这个方面去反省。

可是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说:「我是真心为他好,我是真诚地想让他好。」都是这样一个存心,但是在教育子弟的时候,为什么达不到他信任你的效果?这里面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固然是真心为他好,但是在教导他、传递信息给他的时候,是只传递了真诚,还是夹杂着情绪在里面?如果我们真心为他好,要教导他一些人生的道理,里面夹杂了情绪,那么他接收到的是情绪,我们真心为他好的那个信息可能会减弱。如果我们情绪激烈的话,他收到的只有情绪,我们要希望他好的那个信息他完全接收不到。所以整个信任的管道在建设过程当中,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问题在哪里?在我们内心起了情绪,把这个情绪传递出去了。这是对子弟、对孩子,他对我们产生不信任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讲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要想齐一个家,要想带领一个班级的学生都信任我们,建立这种信任,我们身要修,要有修身的功夫才可以。就要回到我们内心里面来,去反省我有没有带情绪,带情绪就会破坏这种传达信任的通道。所以信任的建立,它是需要修身功夫来做为根本的。所以现在很多子女,有这种叛逆期。告诉大家,叛逆期,从信的角度去分析,是因为他对我们产生了不信任。我们说什么,他不相信,这个叫叛逆,违背我们的意思叫叛逆。这个叛逆怎么来的?我们在陪伴他成长的过程当中,传递大量的负面信息给他。我们的真诚、为他好的心,他收到的有限;负的能量、不好的信息、带有情绪的信息,在他内心里慢慢积累,慢慢积累就会反弹,反弹回来就是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这个都是以我们的情绪调动了他的情绪。

所以叛逆期不是必然的,是我们在经营人生过程当中经营出来的。由这个现象,我们透过这个字,透过季札挂剑的故事,可以思考很多人生问题。「叛逆」这个问题是现在很多家长最头痛的问题,他希望有一剂灵丹妙药,吃下去我的孩子就不叛逆。但是,这个对他叛逆的孩子,在接触内心非常有正能量的人、不起情绪的人的时候,他反而信任他。这个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